黄陂论坛

医改方案征求意见将于今日截止

[复制链接] 0
回复
70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4 08: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群众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医务人员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就是多方关注的焦点。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11月13日22时30分,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共收到意见26000余条。新医改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成为人们最
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医疗保障制度能否解决“看病贵”沉疴?
  看个感冒上百元、割个阑尾上千元、住次医院上万元……“看病贵”是多年来百姓一直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位姓刘的医师说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个病人将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掉看病,结果钱一天就花完了。亲属坐在病房哭。“作为一个医师,我很心酸;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感同身受。”刘医师说。
  我国卫生总费用由1980年的143.2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9843.3亿元,增长了近68倍。据卫生部的统计,1980年到2005年25年间居民到医院就诊的平均门诊费用和平均住院费用增长了77倍和116倍,而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长了16倍。
  近日,人民网人民热线收到一名网友来信,反映一种名为“格列卫”的抗癌药不在医保范围内,白血病人因此要承担每年7万元的高额药费。他说,在北京“格列卫”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不知什么时候这类昂贵药品才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能减轻一下自己和家人的经济负担。作为药品专利垄断企业的诺华公司定价如此之高,有关政府部门能否与其协商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调整在中国的售价呢?
  专家观点:
  对此,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认为,新医改方案提出广覆盖、保基本,特别是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实现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那些原先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参加医保后,由保险机构来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比例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群最为迫切的看病贵的问题。
  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则认为,医改方案是一个配套方案、综合改革、渐进过程,也是一个大的框架,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全面的一项制度安排。对于“看病贵”的沉疴,医改意见不可能立刻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问题二:基本药物制度能否治疗药价“高烧”?
  从轰动全国的“齐二药”案中,可窥出药价虚高之一斑。“亮菌甲素注射液”由齐二药厂以5元出厂价卖出,经过几次转手,最后卖给消费者的价格为46.1元。而其中获利最多的一个环节,是药品批发商5元从齐二药厂拿到货,以33.84元的价格卖出,利润率达577%。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改意见中有很大争议,其中药企反应最激烈。为挤干虚高药价中的“水分”,国家发改委曾连续24次降低药价,但收效甚微。基本药物制度出台,我国制药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尤其关键的是触及利益的调整。
  一位网友说:现在廉价药在医院根本见不到。伤风感冒等小病过去打针吃药几元钱就解决问题,现在动辄一两百元、三四百元,甚至更高。
  专家观点:
  李玲认为,医改意见中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主要是针对常用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能够保证药物价格的低廉,保障基本药物的供给。
  白重恩也认同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是控制成本,但他认为在执行的过程中能不能达到目的还难说。“目前我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不是很健全,价格体系不合理,诊疗费过低,容易造成以药养医,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负担。”
  北京大学顾昕教授则建议实行药品“天花板”定价:用一个最高限价保证药企适当的利润空间。现在执行15%药品加成政策,拥有处方权的医生偏向于选择高价药,廉价经典药只会越来越没市场。
问题三:基层服务能否为“看病难”解忧?
  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民讲述了他带孩子到北京看病的全过程:初诊,挂号,等待叫号……一共20个步骤,5个小时,其中面对医生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谈到为什么不在当地农村看病,他苦笑着说:“孩子的病不是小事,无论如何都不放心在村卫生室看啊。”
  农民看病跑断腿,市民看病排长队。一些基层医院门可罗雀,而病人在城市大医院却是几天也排不上号。医疗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据了解,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80%的优秀医生又集中在大医院。
  一位网友建议:把省级医疗资源(医疗专家、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往县级医院转移一部分,以减少大病患者劳顿之苦和病人亲属交通等费用。
  有一位医生网友说,在县一级医院看病并不难,也不太贵,看病最难的是那些大的三级医院。他认为,应设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在有些地方要是不搞以药养医,医务工作者生存都成问题。
  专家观点:
  白重恩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患者更在乎的是医疗服务的质量,服务价格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影响患者的选择。新医改方案提出实行社区首诊制,希望患者能够分流。但关键的问题是,基层的医疗服务人员能否赢得群众的信任。
  问题四:异地医保何时能够实现?
  江苏的徐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的,因为外地的医保在北京不能用。老徐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北京,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政策。为了不拖累儿子,老徐最终不得不回到江苏老家。
  近年异地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各省异地养老医疗具体规定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些老年人异地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无法得到医疗保障。
  有网友建议,医疗改革能够考虑部分退休后异地养老的人,改革异地养老医疗制度,能够跨省区市统筹医疗保险基金,使他们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够安度晚年。
  也有人建议尽快通过联网的方式实现异地就医,至于各地补贴或医疗补助差价等可以仍然按照原地方标准进行。
  还有网友提议说,每人发一个医保卡,号码与身份证号一样。这样在哪里都能看病,人是要走动的,医保要随人走,这才合理。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打了个比方:一个老人有两个儿子,能挣钱时,老人把钱都给了大儿子;而年老有病的时候,却要在小儿子家吃饭看病。原籍地是“大儿子”,转入地是“小儿子”,退休老人异地医保,到哪儿都是“白吃白喝”,谁也不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所长郑秉文指出,我国医保统筹层次低,是造成异地医保转移难的根本原因。不提高统筹层次,医保转移接续就不能顺利实现。在目前,第一步是将统筹层次提高到省级,为将来的全国医保联网奠定基础。
  杨燕绥还建议,个人账户不再用来支付门诊费用,变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将职工缴费(个人工资2%)计入个人医疗保险储蓄账户,用来为参保人员缴纳居民医疗保险费。参保人员退休时,可以按照户口所在地或者子女居住地转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关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微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手机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