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论坛

[人文黄陂] 黄陂城关老三街旧事·续(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8 2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jpg

胡  兴  记

大西门城门口第一家是一家烟酒副食的小店——胡兴记糖果副食店,紧邻中山大道的门面只有半间,另半间为吴启汉的钟表店。靠南一间为居家,隔壁是彭聚昌钟表店。

我1946年出生在这个家庭,小时候我有个小名叫国胜,因为当时刚刚赶跑了日本侵略者,国家胜利了。大名中裕,中是家族辈系,正大光明,中庸礼达,裕是我出生在大西门口,大西门学名是“豫泰门”,取“豫”字音“裕”,大概父母一心想中国富裕吧!

父母是从王家河老家胡太和湾挑起一担箩筐,怀揣六分钱,到县城谋生的。在老三街扎下根,父亲租房屋卖副食糖果烟酒,母亲则一方面主持家务,一方面协助父亲。胡兴记门面不大,却把副食生意做得红火。胡兴记卖酒是两口大缸,一口缸是“南酒”,一口缸是“汾酒”。汾酒质量好些,南酒略次。缸旁边挂着一排从一两到半斤的竹子做的“酒勾(goù)子”,卖酒的人多是拿一只碗,打上几两酒,父亲用“勾子”浸入酒中,然后慢慢地稳稳地提出“勾子”倒入碗中。

胡兴记卖的烟从五分钱一盒的“经济”,一角钱一盒的“大公鸡”,到两角钱一盒的“圆球”,两角六的“游泳”。四角的“大前门”就算是高档次的烟了,当然这说的都是解放后的烟名。

胡兴记的糖果有京果、杂糖、猪耳朵、花根等,都是用圆型的玻璃瓶装着,瓶子上的玻璃盖子有个尖蒂蒂便于揭盖。胡兴记糖果有别于其他糖果店的商品是:胡兴记“模子硬糖”,那是父亲把糖稀用小火慢慢熬好后,让它冷却到不烫手的温度,揪下一砣放入模子中压成各种形状的硬糖。父亲有各式各样的模子:大刀、银元、猫、虎等各种动物。每到做硬糖的时候,隔壁左右街坊邻居都来帮忙,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做完后,父亲会将一些硬糖发给大家带回去给孩子吃,以作酬谢。

西瓜上市的季节,胡兴记会采购一大批西瓜。父亲对选择西瓜的技巧真可谓一绝。他抱起一个西瓜,看看瓜蒂、皮色,然后用手拍一拍,用勾起的食指和中指在背面敲一敲,西瓜是生是熟,判断是十拿九稳。

在夏季我最盼望的时刻是父亲生意不错,人高兴了的时候,父亲会择出一个内瓤鲜红鲜红的西瓜,一切两半,把半个西瓜给我吃。本身就很甜的瓜,母亲还要加一点白糖进去,真是把牙都甜掉了。每次我不把西瓜的内瓤吃成纯白色绝不罢休。糖炒板栗是胡兴记的一大特色。板栗出来了,父亲每次要收几麻袋的板栗。一口大铁锅,一口缸灶,锅内装的是黑色的铁砂子,铁砂子被油和糖稀浸透。每个板栗上都用小刀划出一个小口子,当炒起来时火工一到,板栗的香气飘在空中,还有未被划开的板栗嘭的一声炸开了,那糖稀的甜味,板栗的香味,都飘荡在空气中,真是诱人。全三街大多数人都会来买板栗吃。虽然生意好,但父亲却是十分辛苦,每天半夜要起床把每个麻袋提起来“搓”,如果一晚不“搓”,板栗就生虫了。每晚都要起床五、六次。

母亲除了主持家务,协助父亲外,还要忙她的小摊小贩,菱角出来了,她上(黄陂话:意思是指批发)一筐菱角,莲蓬出来了,她上一筐莲蓬、荸荠、鸡头苞、柿子、八方瓜、桃子,除蔬菜外凡是和水果沾上边的,母亲都上回来,在城门洞内,摆一小摊卖,以贴补家用。

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细筹划,养活一家人,最后还买下了这大西门口第一家的房子。

父母亲待人厚道和善,在胡兴记的店内,附近杨家园的菜农是能赊账的,一般的店铺对农民不赊账,但父亲和杨家园的陈三河、陈高河等菜农都成了朋友,任何时候都能赊账。父亲的账簿是一个有红色竖行的本子,在每一行里记着×月×日×××欠盐钱×角×分。而农民们从来没有赖账的,到菜大批上市了,一定把钱还上。

我的老家胡太和湾,唯一的特产是大青椒,每年一到腊月,湾内的乡亲会一人挑一担青椒到城关来卖,他们都是头一天傍晚进城,都打算在小西门车站蹲一晚,第二天早上再去菜场卖个好价钱。

那此年父亲刚好在副食小西门店上班,他只要是发现了乡下来卖青椒的人,那就打死架也要把人全部带回家来。母亲会为他们煮上一大锅稀饭或下一锅面,再烧一锅水,让他们都吃得暖暖和和和的洗了睡觉。那时母亲还出租被子,她自己缝制的被面,灌进棉絮,尽管很旧,但洗得非常干净(对门豆腐场半夜做豆腐的工人,经常来租被子),母亲就用这些被子铺在地上(因为我们家是在护城河上的房子,都是地板),而且冬天还备有稻草,这一铺一盖也就暖和了。我们家是被家乡人最念叨,我记得在1960年的一天,湾的腊苟叔叔,跑几十里路,送来一小碗猫子肉给我们吃,那可是真正的山珍海味啊!要知道那是饿死人的时候啊。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是最平常,最普通的人,但却有着最闪光,最伟大的秉性。尽管现在别人都还赞赏我们兄弟姐妹的青助人帮人,不把一点亏给别人吃,但比起我们的父母,自知差远了。但有些遗传基因还是有的,父亲年轻时爱好音乐,我亲耳听过父亲吹长箫,吹的孟姜女哭长城,吹小白菜响遍地黄哟,但一是因为生活的重担压在父亲身上,二是因为耳疾遗传,祖父是聋子,父亲后来慢慢地耳朵也聋了,所以晚年两也不见父亲弄箫了。倒是我们这一代都继承了音乐的一点天赋,都爱音乐,而且没有一个承袭耳聋的,万幸吧!

640.webp (1).jpg

石  万  和

石万和在老三街很有些名气,其实他家就是一个炒房,炒瓜子、花生、蚕豆、豌豆什么的,也不是经营什么大的生意,但在老三街的商界中、百姓中,都深受人们尊重。石老爷子身材胖胖的,有着两撇胡子的脸上总是带着浅浅的微笑,待人十分和气。我们那时正是淘气调皮的小子,经常被炒蚕豆的香味吸引过来。共和街是护城河上建的街,比中山大道要低一些,要上五六步台阶,石万和就在上台阶第一家。我们中间有一个叫饼清的胆子大些,他有时趁石家人不注意,伸手抓一把蚕豆就开跑。石万和的太婆看见后忙喊:“伢们,莫跑,莫跑,招乎跑搭倒了!”生怕孩子在下台阶时摔倒了。再后来当我们瞅在蚕豆筐前时,石老爷子会抓一把给我们,不过不是大把抓,只是用四根指头抓一把,也很有好几粒吧,很解馋,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黄陂商界的有一个叫任康华的人他说过,黄陂商界的人都跟山上的人即新四军的人有联系,他讲过一个在石万和家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证实这一点。

抗日时期有一年新四军把石老爷子请上了山,对外说是被绑了票,要石家拿赎金去领人。后来石家拿了几十块现洋,把人赎回了,当时新四军还打了收条给石家,石万和回家后,还是怕日伪找麻烦,不敢在家中睡,在房中挖了一个暗室,无门无窗,石老爷子在暗室睡了半年多,事情过了才敢出来。据石家老三石文瑛讲,解放后,这收条还在的,后来在几次搬家中还是丢了。要不然这真是一件难得的文物。


640.webp (2).jpg
许  乾  记

许乾记是黄陂老三街最有名气的酱园铺,那时一般人家除了蔬菜就是酱菜,所以酱菜是每家必不可少的下饭菜。许乾记的酱菜正宗地道,前店后场。许乾记门店摆着一排排的坛坛罐罐,都是上了绿釉的陶器,内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酱,如黄豆酱、豆瓣酱、花生酱、芝麻酱、牛肉酱等,还有酱菜、榨菜、大头菜、酱萝卜、酱瓜、腌白菜等。许乾记的生意很兴隆,酱菜都是自家晒制的。在店铺后面是一片很大的晒场,晒场内有一排排大缸,缸的上面都有一个用篾片编成的尖尖圆帽,这是防止下雨时雨水落入缸中。每到阳光充足的季节,许乾记就收购黄陂菜农上市的新鲜蔬菜进行腌晒。在配料上,有许家不外传的秘方,除了盐之外还有其它的香料,所以他家的酱菜开缸就有一股香味,人们都爱吃。

许乾记有一位账房先生,他的姓名别人不知道,但他的特征很突出,就是一年四季用一只手把脑袋上方捂着,黄陂人把“捂”着说成“蒙”着,所以大家都叫他“蒙脑壳”。他一只手做事,又能称秤,又能记账,人又能干又老实,所以一直在许乾记家帮工,直到公私合营。

然而,许乾记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法币”的故事。法币是国民党政府1935年发行的在市面上流通的一种货币,后来因政府腐败无能法币连年贬值。有一年疯传法币濒临倒闭,一些商家都不收法币,百姓拿着法币叫苦连天。许乾记的老爷子见此情况,心生怜悯,大发善心,买许乾记的酱菜收法币,于是大家纷纷到许乾记去买酱菜,谁知过了不久,法币回光返照,没有倒闭,反而升值,许乾记算是发了一笔善心财,虽然不是初心,却是好心有好报。过了两年,又一次传闻,法币要倒闭,商家都不收法币,许乾记再次允许用法币购买自家商品,其本意并不是想捞一笔,因此时的蒋家王朝已是日暮西山,不过这次是真正地让许乾记亏得血本无归。国民党政府1948年宣告法币倒闭,后来许乾记将半屋子的法币一把火烧之了事。


640.webp (3).jpg
雷  保  健

在大西门口,中山大道北边第二家,是雷保健的私人诊所,医生姓雷,大家都叫他雷保健,夫人姓徐,是雷保健的诊所助手兼家庭贤内助。雷保健身材高挑,戴一副眼镜,在当时的三街,算是屈指可数的有文人气的人物了。

雷保健私人诊所是当时的“万金油”,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小型外伤,接生上门,小儿百科,耳鼻牙眼都能诊治,在三街确实是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这里在我身上发生过的一件事足以证明。在我七八岁时,和小同学黄朝忠在一起嘻闹,他跑我追,跑到大西门口中山大道上台阶向右转时,有人挑一担箩筐,好象是白百粉。黄朝忠抓起一把白粉朝我眼睛上一按,这一下可不得了,白粉哪里是面粉,是石灰,我痛得满地打滚,父母闻讯赶来,立马送到雷保健诊所(都在附近50米内)。雷医生用大量的蒸馏水冲洗我的眼睛,大概冲洗了半个小时,眼睛才不痛了。如果不是有雷保健,我的一双眼睛恐怕就废了,所以说莫看雷保健诊所小,但在三街作用大。


杨结子牛皮大鼓

在大西门城墙边,每年春节刚过,一阵阵的鼓声就天天响起来,这就是三街最有名的杨结子大鼓。甘棠高洪泰响锣、城关杨结子大鼓,这就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玩灯时头人的首选。

每年,杨家的老爷子就到四乡收购牛皮,因为老爷子说话有点结巴,黄陂人叫“结子”,所以人们都只知道做大鼓的杨结子。杨结子是做圆木的箍桶匠出身,所以他的大鼓木围子做得非常结实。他收购伯牛皮一张张地贴在城墙上晒,晒干后,把牛皮用绳子拉住,往四面“奔”,黄陂话的“奔”就是让牛皮尽量展开,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蒙在鼓体上,所以他家的大鼓声音非常好,做工厚实,声音响亮,远处玩灯时就只听见传来一阵阵大鼓的声音,“杨结子大鼓”也成为黄陂的一大名品。

640.webp (4).jpg
三街戏园子

三街有一个戏园子,戏园子专门唱楚剧。戏园子的后门紧挨河堤边,前门朝北,门口有两排木栅栏,供看戏人进入,守门的小个子独眼龙叫毛蒂,每天坐在一只高凳子上,负责收票入场。我们小时候从厕所翻进去看想看的火戏,被毛蒂多次揪着耳朵轰出来。

那时楚剧团的团长叫王爱卿,高高大大的个人,他是封神榜中商纣王的扮演者,至今还记得他唱的“爱妃生来真美貌,孤王的心中乐逍遥”,开口就是满堂彩。再一个最有印象的就是扮演姜子牙的老生杨少培,一上台,那种仙风道骨,银须飘飘,真够爽劲。他的“吴天寿观书”一唱半个小时,绝对地镇得住场子,获得喝彩声。那时楚剧的旦角都是反串,最有名的男旦,一人上是有“活喜头鱼”之称的任小兰,还有何玉山、曹兰春等名旦角。后来不流行男旦角了,才又有了易红珠、曾丽丽、王秀娟等“正宗”的旦角。那年头每晚上戏园子都热闹非凡,台上唱戏台下卖瓜子、花生、香烟的穿梭不停,还有泡好的热毛币从戏园这头抛向那头,那个准头,没话说。

戏园子每晚大约十点钟左右幺锣,在戏园门口,卖水饺的,卖稀饭的,卖鼻干子的都守在戏园外等散场的人宵夜,也有人就着两块臭干子喝酒,另有一番热闹景象。


王  连  川

王连川是三街挺有名气的跌打损伤武师,当时有“城内叶和山,城外王连川”之说。王连川和叶和山是一对武术牛人,叶和山碾布,上千斤的大石展子在脚下踩得稳稳当当。王连川身手不凡,拳脚功夫了得,当时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拜王连川为师,学习武艺。

相传在日伪时期,有个日本浪人不服气,找王连川要跟他比武,王连川虽然表面上与日本人虚与委蛇,但在比武这件事上,他掌握了分雨,既不丢国人武术的百子,也没有让日本人太难堪。他只把日本人打趴下后点到为止,一声“承认了”,没有让日本人恼羞成怒。这件事在三街百姓口中成了一段佳话,倒是后来在文革中,王连川为此事挨了不少整。


吕半池裱画店

在三街的护城河搭建的房屋中,有一处的桥段是用长约三、四米的黑色大理石搭成的,此桥在大西门南段附近。在大理石桥段边有一家裱画店——吕半池裱画店,这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一家文化用品店。店内裱画全部是手工制作,非常精细,用来悬挂在居家中堂的“百寿图”装潢得非常漂亮,红底金字中堂,全部写的是“寿”字,却是用一百种不同的书法字体写成的。两边的对联,如:百业诚为本,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勤俭日月长等也做得非常精细,这都是稍微富有的人家客厅春台上的必备之物。从过去的中堂对联上可以看出黄陂人的传承。厅堂的对联不是春联,不是每年都换的,这副对联是各家家风的昭示,不是要什么富贵、伟业、辉煌,而是时时告诫子孙要忠厚、纯朴、孝顺、善良、勤劳、节俭,这也是黄陂人的道德底蕴之渊源。


640.webp (5).jpg
张  国  记

张国记是家广货店,现在叫小百货店。他家的小百货经常从屋内摆上街,出一个小百货摊子,什么针头线脑、日用品都卖。店主张国记人很老实本份,但缺点是很爱纠结,你如果在他的摊子面前问了一件商品的价格,问了你要是不买,那可不行,他会纠缠着你不让你轻易走掉,有时会撵着半边街,非要你买不可。但他的价格、商品质量都是无话可说的。时间久了,都知道他是一个结根人,尽量不去招惹他。


常  兴  源

常兴源是一家瓷器店,经营碗盘碟盏及各种家用瓷器的生意。常家是忠厚世家,虽然算得上是资本家,但也是很有气节的民族资本家。在老三街流传着一则抗日时期的佳话,说的就是常兴源瓷器店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日本人大概想到瓷器店来淘宝,问有没有明、清或古代的瓷器,店内有一个叫大洪的学徒说,本店是日用瓷器,没有文物卖。日本人听后,露出本性,骂了一句:“八嘎呀路”,大洪一听说:“太君,你们日本是八个一摞,我们是十个一筒。”他这里说的是碗的包装,无懈可击,那日本人不管是不是中国通,都只有干瞪眼。

常兴源的常老爷子常幺爹德高望重,谨慎一生,恪守根本,遵守道德制约,遵行国家法度。解放后曾多次获得全县劳模等嘉奖,这是在1951年荣获全县劳动模范时保存下来的一张奖状。

| 第一辑完稿后记

这里记述的是城关老三街方方面面的一些代表,既无展开,也无详说,只是从记忆中就事说事,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但是从这些最平凡的人,最普通的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黄陂人的善良、勤劳、朴实。

640.webp (6).jpg

作者简介:

胡中裕,1946年出生,黄陂前川街人,黄陂区文联副主席。区曲艺家协会主席,黄陂方言代言人。多年来,在黄陂群众文化和黄陂区曲艺事业中辛勤耕耘,创作一大批紧扣时代脉搏,紧跟中央部署,紧连黄陂实际,紧贴群众心扉的曲艺作品。并将作品搬上舞台,在黄陂的各街、乡镇、场为群众演出,为党的方针、政策作宣传。其代表作湖北大鼓《信义兄弟》荣获2013年全国网络春晚“十佳节目”;小品“农家新风”荣获武汉市首届人口文化节一等奖;湖北小曲“木兰颂”荣获湖北省百花书会一等奖;还有一些作品荣获其它奖项。


来源:黄陂区文联

本帖最后由 无陂不成镇 于 2018-6-18 21:36 编辑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7-4 23: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先生的大作啊!以为胡先生大不了俺多少~~这一看,大俺整整一代人!
俺只记得四十多年前的三街~~依稀记得西门三街的城门洞,好多担水卖的人,青石板路,小巷~~臭水塘边住过一年,城内文教巷里满满留下俺幼小的足迹~~胡先生写的,俺之听说过“毛伢”,“伢”音应该是“e”,三声。
发表于 2018-7-5 0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看着这文身临其境。希望黄陂文教部门能整理后存档。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手机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