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老黄 于 2017-1-10 11:02 编辑
这三个人就不用多介绍了。但他们与黄陂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我整理网上的部分文字供历史爱好者参考。
张灵甫是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新编第一军、新编新六军、第五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第十一师)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在山东孟良崮战役中兵败自杀。
1932 年,已是团长的张灵甫率部随师长胡宗南至鄂豫皖区进剿红军,于六安、苏家埠突破红军防线,将红军击溃,获蒋介石和胡宗南赞赏。在随后的麻城、黄陂战斗中,充当先锋的张团进攻红7师和红20师阵地,一天完成突破,张团一路追击,红军大败,一名师政委阵亡,一名军长重伤,团、营、连干部被俘若干,其勇猛赢得了“西北王”胡宗南的青睐,胡宗南连夸张灵甫是“黄埔英才,革命猛将”,31岁那年,他当上了胡宗南独立1旅1团的团长。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组建后,随即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南京突围后,第51师伤亡惨重,撤退至湖北沙市、荆门一带休整。1938年4月,在湖北黄陂接受军委会检阅,张灵甫团成绩名列全师第一。
吉鸿昌,字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扶沟县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8月,冯玉祥在郾城一带招兵,吉鸿昌闻讯应召。 1926年冬天,吉鸿昌升任师长。这时,冯玉祥各部都有共产党人担任政工人员。吉鸿昌主动接近他们,并和士兵们一起听讲课。 1930年9月,中原会战结束,阎锡山退守山西,冯玉祥下野,西北军各部被蒋介石收编。第十一师改变番号为第二十二路军,吉鸿昌被任命为总指挥,调驻潢川进攻鄂豫皖边区红军。不料一交战,吉部即损失1000多人枪。1931年吉鸿昌被迫出国后,所部改番号为第三十军,彭振山为军长,移防黄陂。1932年8月,吉鸿昌在湖北黄陂、宋埠一带拉出旧部一个团举行起义,由于敌人四面围追堵截,起义失败。这年秋天,吉鸿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率条件成熟的第九十旅两个团起义,并派人通知李子纯率第八十八旅同时行动。不幸,送信人半路被敌人截获杀害,吉鸿昌所率的两个团在敌人围追堵截之下,仅有十多个人到达苏区。此事使蒋介石大为震怒,他严令曹浩森努力“清共”,于是制造了湖北黄陂惨案。
黄陂惨案是怎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