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论坛

[人文黄陂] 六.一儿童节——我的童年二三事

[复制链接] 42
回复
509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 23:4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铭志 于 2016-6-2 02:08 编辑

                 六.一儿童节——我的童年二三事

       一、幼儿园死了一个女孩“大双”

      1959年,我在黄陂城关上幼儿园。幼儿园提供中餐有两种方式,一是交钱和粮票买饭,二是交米给加工费,我属于后一种。但不管哪一种,都是吃不饱的,因为那时缺粮。幼儿园里有一对孪生小姐妹,那时我们很小,不会知道彼此之间谁好看不好看,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长得不错的一对孪生姊妹。幼儿园里上课无非就是蜡笔画画、做手工、拿捡来的冰棒棍算数、教唱歌、做游戏。可过了一段时间,就没见到那个“大双”同学了,先是说请了病假,后来有一天点名,“大双”还是没来,老师问了“小双”,“小双”突然哀嚎起来,原来是“大双”死了——急性“痢疾”,是在街上捡东西吃,上吐下泻拉肚子死的。我这才想起,在这以前我经常看到“大双”是爱在街上捡能吃的东西放到嘴里吃的。后来老师也告诉家长不要让孩子捡东西吃。
      我是不在街上捡东西吃的,可我也吃不饱。有一次我无意中在一个水果店地上捡到“壹角”钱,我用它买到了粑粑吃(仅油条和杂粮粑粑可不要粮票),从那以后,我成了“光顾”小副食店和水果店的“常客”,我不买东西,蹲在店门口或水果摊案板底下,等着“捡钱”,可那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好不容易又过了一些时,才又捡到一个“伍分”、一个“貳分”,突然有一天捡到一个“貳角”,那个心里喜的呀,咋说呢?说不上来。我用它买了我喜欢吃的酥糖和“果汁露”,那味道美美的,真美!
      59年至60年那期间,我父亲在武汉钢铁学院电气系二零四班上“红专大学”,当班长。学校里吃饭不交钱,只交粮票,我母亲就干脆把我送到我父亲学校。这其间杨世洪(1954年出生,比我小两岁。2002年期间曾任武汉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后因事判刑)的爸爸杨来岐也在我父亲一个班、一个寝室,他也曾在学校带过孩子,总算有“同路人”,要不然我父亲带着孩子上学,一定是很尴尬的。学院食堂里每天早上是馒头、油条和稀饭,我吃完后就偷偷装几个馒头走出食堂门,回到寝室后藏到妈妈准备的一个挎包里,到了星期六,我和父亲一起回家,我就给我的爷爷吃。记得每星期六下午我爷爷就在横店老铁路旁等我,等着我拿馒头给他吃。后来学校发现了,只准站在食堂门口吃完,不准拿回家。后来我爷爷病了,再后来我爷爷就病死了。

       二、刨树皮压死了家乡的“大双”妹子

      1959年至1961年期间,我母亲在黄陂建绒厂食堂当管理员。连续三年困难时期,人们主要靠东北支援的高粱、包谷度日,高粱火气特别大,吃了拉不出来。能提供的大米本来就少得可怜,奇怪的是,后来食堂仓库里数量有限的大米经常变少了,搞得“团不了头”不够吃。有人怀疑我母亲“搞鬼”,贪污粮食,我母亲感到很委屈,也开始怀疑有人盗窃粮库,于是深夜拿着手电筒在旁边守候小仓库。一天深夜她终于抓住了那个偷米的人,原来他是我经常喊的对我“蛮好”的“小毛叔叔”,他一直总是很客气滴叫我母亲“环姐”。我母亲抓住他后,他一个劲地作揖说好话,我母亲只说了他一句话:“你是么样做这个鬼事呢,害死人乃!”那一年年底,工厂精简,要下放一批人,我母亲觉得没有管好食堂,亏欠了厂里职工,无颜面对厂里职工,在提出要求将那个“小毛叔叔”调出食堂,下到车间去后,自己也写了申请书,带着我和妹妹下放回到了老家,从此我们开始成为了真正的农民。
      下放到老家以后,一切从头来,一要吃,二要烧。10岁的我也开始学着挑水、锄地、砍茅草,生活确实不容易。有时我们到铁路边“扫煤”,被照煤的人看见了来追就跑;有时在铁路大货场“刨树皮”。整筒的“东北松”大圆木很粗很大,有的圆木两三个人还不一定能环抱住,那面上的树皮可好烧了,这个时候,我们小镇上的孩子和妇孺都会去争着抢着刨上面的树皮。有一天,正在我和我大妹妹用劲儿地刨着刨着的时候,忽听到“咵啦啦”一阵巨响,原来是另一边的一堆圆木堆子“发马了”,接着就听到有人喊:“哎呀,打倒人了,打倒人了!”我放下篮子,跑去一看,是横店一街那个比我小些的“大双”姑娘被“发马”滚下来的大圆木压死了,那惨景、人变相、血迹……
      我今年回老家过年,在四川绵阳的大妹妹和她女儿女婿全家也回来团聚,我和我大妹妹回忆起这件事,依然痛心。不知那个“小双妹妹”现在何处?生活怎么样?

       三、我炒的冬瓜差点丧了四妹的命

      1966年夏天,我外婆病了,病得很重,在黄陂人民医院住院。因为我只有一个舅伯,舅妈一个人招呼不过来,我母亲也很心疼我外婆,所以参与外婆家在医院里招呼,一连四五天也不能回家。
      我父亲在外面工作,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两回。家里有我和大妹妹操持家务,做给小妹妹吃,我妈也算是放得心下。家里平时本来就过得很苦,没几天,我妈留给我们的不到两块钱就用完了,那时是绝对没有冰箱的,碗柜里面还剩最后一小块冬瓜,不知怎么搞的被老鼠咬了几个大缺口,我把它拿出来,把老鼠咬的缺口削掉,切成冬瓜片炒熟后,我和我的几个妹妹就一起合着吃了这顿饭,连冬瓜汤水也没有剩下的,还觉得挺合胃口的。
      可一个下午还没过完,我们都有点拉肚子了。最可怕的是,那时我的四妹最小,她才不到两岁,只见她上吐下泻,先还哭闹,后来就不吱声了,脸色也变得惨白了,几个妹妹都捂着肚子哭了起来,我慌了神,赶紧嘱咐了一下我的大妹妹,就抱着四妹到黄陂人民医院去找到了我的母亲,简单说了一下吃了老鼠咬过的冬瓜,肚子就都坏了。我妈一看也慌了神,说了一句“怨言”也是自己的真心话:“哎哟,为了招呼娘,差点把我里伢的命也丢了哦!”和舅妈简单交代了一下以后,赶紧给我四妹看病、打针、拿药。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越是缺钱越要用钱。之后,又抱着我四妹慌慌忙忙地赶回家,为我们几个买“泻痢停”和“土霉素”,给我们都吃了药,这才算是缓解过来。好在老天爷还算是知道“照顾”穷人的,在我妈的细心照料下,四妹也没有住医院,第二天,我们也都慢慢好转过来了。

      现在生活好得多了,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孙子比我们以前过得好多了,往前奔,总会好的。也不多说,能在希望中一天比一天好就行。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16-6-2 00:28:39 | 只看该作者
童年,家里条件不是蛮好,但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每年回过年回老家,都去曾长大的老房子里看看,边看边回忆,边流泪。童年不在了,愿一切都好
3#
发表于 2016-6-2 08:44:23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的儿童真是幸福。
4#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52:57 | 只看该作者
hpqcsg 发表于 2016-6-2 00:28
童年,家里条件不是蛮好,但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美好的记忆,每年回过年回老家,都去曾长大的老房子里看看, ...

感谢小哥认真的回复,我们有同感!“童年幸福”这几个字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来之不易,有时甚至是咬着牙挤出来的。祝愿你们全家幸福快乐!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2:56:04 | 只看该作者
德德 发表于 2016-6-2 08:44
如今的儿童真是幸福。

感谢德德版主加分点评!时代进步了,后人们混得好正是前人的愿望。祝全家幸福快乐!
6#
发表于 2016-6-2 13:04:37 | 只看该作者
     每个时代的人童年都不一样,但回味起来都是满含深情与不舍,故乡老家对于我这一辈人来说就是童年的回忆!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3:21:17 | 只看该作者
忠哥123 发表于 2016-6-2 13:04
每个时代的人童年都不一样,但回味起来都是满含深情与不舍,故乡老家对于我这一辈人来说就是童年的回忆 ...

感谢忠哥前来观评!是的,童年与故乡贴的最紧,无论苦乐酸楚,童年与故乡都是挥之不去、诉之不尽的记忆。根连着树,树连着根,我们永远心系故乡。并祝快乐!
8#
发表于 2016-6-2 15:54:29 | 只看该作者
三年困难时期条件好的家庭才可能生几个。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8:0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铭志 于 2016-6-3 03:39 编辑
板桥大道 发表于 2016-6-2 15:54
三年困难时期条件好的家庭才可能生几个。


      棒小伙,真行!()感谢你的关注,也感动你很年轻!好兄弟再看看吧,几个孩子是“三年困难时期”生的吗?中国当时未从政策上控制人口多少了解一点吧?40年代抗战结束,“中国4万万同胞”,至全国解放后50年——60年代增长了2亿人,对外号称“6亿神州”的说法,听说过吗?作为底层平民百姓中的老前辈人,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后期,能“预见”会有“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来临,还有“国外紧紧相逼的债务”,故而“自觉控制生育”,可能吗?受当时历史局限,无论当时家庭条件好癞,普遍都有弟兄姊妹好几个。我都六旬进五了,我们如评判前人生育当与不当,不大可能也不大合适吧?(
10#
发表于 2016-6-2 19:52:1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这个帖子和一些回帖,很有感触。不过,也有些事实,想探讨一下。
其一,建国初期,人口出生率是很高,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生个三、五个。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因为社会转向安定,人们趋向安居乐业,有精力过日子了;二是中国传统一向是喜欢人丁兴旺,这是家庭发达的标志;三是中国当时还处于农业社会,家里人口不旺,在当地就会备受欺凌,而且家庭劳动力多,也就能承担家庭生活负担;四是当时避孕节育条件差,人们也一向没有避孕节育观念,嘿咻之后,如果怀上了,就只有生下来这一个选择。
老百姓没有节制生育观念,情有可原。但是,作为国家管理者的政府,是有计划生育责任的。当时的专家们也意识到人口增长过快的负面影响,比如马寅初就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向政府提出建议。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迷信人多好办事、人定胜天等封建意识,个人凌驾组织之上,批判了马寅初的观点,没有节制生育,致使人口剧增,也为以后的计生恶政种下种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手机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