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论坛

[人文黄陂] 武汉民间传说、故事-黄陂卷地名篇(地名、地方传说)

  [复制链接] 11
回复
19601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15 11: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方传说
1、黄陂十景的传说
(1)铁锁龙潭
位于黄陂县城西偏北一隅,原是一片丘陵大墩,墩上有一古肖寺,寺内神座下塑有一条泥龙,传说上苍龙神违犯天条,被贬下凡间时附体于泥龙身上。为了将功补过,牠便乐善好施,每逢阴雨,泥龙就化作一形常在路口借伞。
一天清晨,长满奇花异草的土墩上走来个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年纪大约十八九岁,灵秀的容貌显得十分善良,秉性温存孝道,对待老人格外亲近,百般照料,故人称孝女贞姑。此时贞姑正在为卧病在床的老母在古肖寺旁精心采药,突然乌云滚滚,狂风阵阵,飞沙走石,大雨倾盆,贞姑躲躲藏藏来到寺前,站在庙门檐下忧心如焚地暗自思忖:这雨多会才能停?持久了母亲要药服用怎么办?正在为难之际,忽然寺内走出一位英俊少年,拿着一把雨伞送到贞姑面前。贞姑见情颇感意外,惊羞不已。那少年忙躬身一礼道:“姑娘,雨大风急,应急要紧,请勿犹豫。”“这——”贞姑望了望雨伞迟疑地说道。少年坦诚一笑连说:“不要紧,不要紧,我就住在古肖寺内,用毕归还便是。”说罢将伞一放,转身进入寺内化作一条泥龙。贞姑满怀感激之情持伞而去。后来,每每遇雨,便借伞还伞,常来常往,日子一长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经常赴约幽会。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终于被古肖寺一恶僧发现,当即用铁链将泥龙锁了起来,使其动弹不得。
可怜贞姑,几度赴约扑空,不免思念情切,忧伤万分,一阵心酸,垂下三滴眼泪,谁知泪珠落地竟将地面砸出三孔,变成一口眼井。偏巧,沁出的井水漫到泥龙尾部,泥龙得水,上下翻滚,挣断销链,带着贞姑于午夜腾空飞去。泥龙滚动的地方,成了一泓潭水。尔后,有一渔人捕鱼,网得一副锁链,故名“铁锁龙潭”。

(2)西寺晓钟
在黄陂县城小西门外,距大板桥不远有座士庙名叫西寺,又称“木兰第一宫”。传说北宋宰相吕蒙正落泊时,曾在木兰宫赶斋,寺内小和尚嫌他贫穷潦倒,将先敲钟后用斋的寺规改为先用斋后敲钟,以奚落吕大秀才。足见此钟声音宏亮,传播遥远。
为了铸制这口大钟,当年县太爷颇费了一番周折。开初铸制是屡告失败,县太爷为此焦虑不安,经多方打听,才获悉武湖有一渔民夫妇是铸钟能手,男的叫铁汉子,女的名银姑娘。县太爷闻讯即将他们传来,命百日之内将钟铸成,否则问杀头之罪。
铁汉子、银姑娘双双领命燃炉炼铁,日日夜夜,不辞劳苦,经过九十九天的冶炼,终因无人祭炉钟难成型。铁汉子深感无望,便找银姑娘倾诉衷肠,他美女楚地哭道:“妻呀妻,事到如今,大势已去,明日一到,为夫便成刀下之鬼,回首往事,平生死而无憾,只是难忘妻的情,难舍妻的义,我这一去,望妻多多珍重——”说到这里,铁汉子泪如雨注,泣不成声。银姑娘听了也难过万分,为了分担其夫的忧愁,她强忍泪珠,凝望着炉中红红的铁水,突然秀眉一动,主意拿定,她平心静气地说道:“夫君,休要难过,区区小事,为妻自有主张。”话音刚落,乘铁汉子不备,说了声“夫君保重”即纵身跳入炉内顶祭,铁汉子忙上前相救,谁知人末抓住,却扯下了半幅白色罗裙。
银姑娘大义殉情,巨钟百日成型,县太爷验收要亲自试敲,铁汉子言道这钟声不仅清脆悦耳,而且他走多远钟声则传多远。县太爷不信,赐他快马一骑,约定半夜子时起程,次日晨时试钟。当即铁汉子策马飞奔而去,黎明赶到武湖弃马乘舟,霎时钟声传来,铁汉子触景生情,闻声哀悼其妻,边哭边将白裙撕碎,当作纸钱抛入湖中以示祭奠,不一会碎裙变成了群群小鱼在水中腾跃,于是,“西寺敲晓钟,武湖银鱼跳”的传说便流传于世了。

(3)钓台夜月
钓鱼台其实有岩无台,在黄陂城东北五里处的滠水河西岸,临河突兀一高达数丈的巨型沙岩,半腰刻有“钓台夜月”四个篆字,显得古朴大方,幽静宜人。
传说宋代有个隐士,自命不凡,甚为清高,一心欲效东汉严子陵的隐居生涯,以此图谋虚名,炫耀身价,所以爱在月明风清的良宵,选择高垂钓。
一天,有一过路人见宋隐士居高垂钓便好奇地问道:“先生,你坐这么高怎能看得风浮子呢?”宋隐士听了孤傲地一笑:“哼哼,你知道什么?象我这样钓鱼的只有高雅之士严子陵知道。”过路人呵呵笑道:“严子陵是弃官隐居,耽心汉武帝刘秀派人前来找他出仕,所以才天天到高处钓鱼,实则是为了居高临下便于观察,以防朝廷来人随机用出应变之策。你又没有皇帝派人找你,象这样钓鱼岂不是‘东施效颦’么?可笑,可笑!”宋隐士听了大为不悦,索性埋头不理。这时,他看见河中月影好象也在笑他,于是恼羞成怒,捡起块石头向月影投去,瞬间水泛波纹,月成两片,从此在钓鱼台上观看河中的月影就成为两片了。“钓台夜月”由此得名,宋隐士却失名于后世了。

(4)鲁台望道
在黄陂滠水东岸与县城隔河相望有一山丘,名叫鲁台山。
传说北宋仁宗年间,有一河南人氏程——钦命其为黄陂县令,他为官刚直清正,不幸积劳病故,朝廷为此特“官赠开封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加赠司空”。
程——身后遗下一子名程——,因年幼路遥难返故里,所以寄居黄陂程乡坊。当朝见程——系忠良之后,遂命其为黄陂县尉。后来程——娶妻候氏,不久候氏夜梦双凤投怀,于明道元年在思贤堂生下一子名程颢,号叫明道。第二年,又生下一子名程颐,号称伊川。程颢、程颐自幼聪慧,读经论史,崇敬贤人,仰慕孔子,于是在山巅筑一土台,常登临其上遥望东鲁尼山(即今山东孔子故里),故山名“鲁台”,亦名“望鲁台”,又称“鲁台望道”。
随着“二程”创立学派,称誉宋代大理学家,后人为了纪念,在鲁台山及其附近修有双凤亭,二程祠、聪明池、涵虚亭、理趣林、流矢湖、程夫子桥、——水台等等。可惜,有些遗址早已沧海桑田了。

(5)克寨屯军
相传明末,朝政腐败,官吏枉法,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因此黄陂县北一带盗匪蜂起,经常出没乡里打家劫舍,殃及百姓。
由于官兵疲于平息义军,无法顾及地方匪祸,因而乡民自行组织团练,傍水编扎木栅,依山立杆悬挂——旗,男练刀枪不误农作,女勤纺织筹办粮饷,人人齐心,户户协力,同仇敌忾,除暴安良。为了表彰百姓惩恶扬善的斗争精神,特将其北约五里处的地方誉为“克寨屯军”,列为十景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0:06 | 只看该作者
(6)板桥仙迹
世传从前黄陂城西惶濠洪水滔滔,车马受阻,过往不便。为了隍濠变通途,黎民百姓会同能工巧匠采石架桥,怎奈下石打基石料常被洪水冲走,板桥难心架成,众工匠望水兴叹,一筹莫展。
正当为难之际,忽然一朵祥云飘然降落在地,云减小站立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望着濠水淡然一笑。众工匠举目打量,原来是泥木祖师鲁班,便赶忙拜求师傅相助。鲁班点了点头,旋即睁开慧眼朝水中一看,见是一个水妖在兴风作浪,他便随手向隍濠抛出泥齿,霎时白光一闪,血水翻涌,巨浪滔滔。鲁班毫不怠慢,赶紧投石镇水,差人架桥。不久桥虽架好,但水中余波末平,只见板桥抖动不定。鲁班知是妖孽在作垂死挣扎,便走上桥去猛蹬一脚,踩出一尺多长的足迹,不仅镇住了水妖,也平息了水患,隍濠变通途,黎民皆腾欢。从此,大板桥上就留下了鲁班的仙迹。

(7)木兰耸翠
在黄陂县北六二华里处的滠水东岸,有一座五百八十二点一米高的木兰山,方圆约古下六平方公里,北望大悟,西带滠水,石岭山崖,耸峙云端,是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
相传唐初,木兰山下有一千户长名朱寿甫,膝下一女名木兰,不仅聪颖过人,而且容貌端庄,武艺超群,每日练骑山前,演武山后,习射山中。这山山岭岭遍留下她的足迹。满布着她的竹箭,真是个“低眉菩萨红妆样,弩眉金刚剑侠同”,好一派巾帼英雄气慨。
突然,羌胡入侵,可汗点兵,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代父从军,转战十二载,木兰凯歌还。这时,满山遍野的竹箭竟变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鲜花怒放,好似喜迎木兰将军的胜利归来,又好似欢庆巾帼英雄的丰功伟绩。这绿的木兰树,红的木兰花,缀满了秀丽的木兰山麓,一经轻风摇荡,顿时飞红流翠,展现出一幅“木兰耸翠”的壮丽图景。

(8)滠水冬温
滠水发源于河南罗山县,横贯黄陂,通大城潭,入县河,直达长江。
据说滠溪头有座“温泉殿”使水常温,这是因为上八仙闹海被下八仙斗败,正当上八仙爱惩之际,东海黄龙前来说情,并亲自送他们返回洞府,然而上八仙却恩将仇报,反将黄龙扣押不入。下八仙的荷仙姑闻讯前来营救,双又逃往人间做了夫妻,男名齐天龙,女的叫荷花,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驾舟打鱼,勤俭度日也常摆渡助人。
有一的,大雨滂沱,山洪暴发,良田淹没,生灵涂炭,遇难之情惨不忍睹。齐天龙夫妇见关分外心疼,急忙撑船抢险,奋力救人,只因劳累过度,不幸落水身亡。乡亲们四处寻找,八方呼号,后在县北五里处找到了他俩的尸体,交二人合葬在滠水河边。为了纪念这对舍己救人的夫妇,还在墓前修起了仙侣台和仙侣祠。每逢冬至祭日,群仙齐集于此,纷纷向河中洒酒祭祀,因此滠水便冬温了。、

(9)甘露呈祥
相传南朝陈武帝时,黄陂县东十里处有一翠岭,岭上住着一对夫妻,男耕女织,恩爱和睦。后来其妻身怀六甲,临产生下一条小龙,其夫当作怪物临门,不由勃然大怒,操起一把铁锹向小龙砸去,谁知斩断了龙尾,只听小龙一声惨叫,就地一滚,腾空飞去,隐身云中,依依不舍地探出头来向母亲哭诉道:“母亲不必难过,你老人家念儿之时,只要唤儿几声,儿会回来看望双亲的。”母亲怕牠又惹父亲生气,忍痛割爱地嘱咐牠“莫回”,而小龙却误听成“恶回”。因此,只要听见母亲的呼唤,小龙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而回。
有一年,久旱无雨,禾苗枯黄,人畜染疫,百姓遭殃。这时,小龙的母亲见乡邻饿殍,哀鸿遍野,不由心中难过万分,她眼含热泪,仰望长空,引颈高呼三声“龙儿”,倾刻之间,风起云涌,雷轰电闪,只见一条秃尾巴小龙,身驮南海观世音前来,观音大士将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滴出几点甘露,顿时大雨倾盆,禾苗复苏,瘟疫消除,人畜两旺,真个是人寿年丰,吉祥如意。于是,翠岭命名为“甘露山”,又称“甘露呈祥”。

(10)武湖烟瘴
武湖又名黄汉湖,在黄陂倒东南二十五里处。
世传,汉时江夏太守黄祖,乘骑到辛店马场庙寄马,去到湖边习射演武,并统率水军在湖中操练,浸湿的铠甲就晾在湖中的土丘上,此丘后人叫作“晒甲山”,而湖就成了演武湖了,武湖得名也由此而来。
后来黄祖与东吴孙权时有兵斗。一次,孙权率师来犯,黄祖寡不敌众,被孙权生擒活捉,枭首示众,故黄祖饮恨黄泉成为鬼雄,他愤愤不平,违抗阎君,在阴朝地府重召旧部,占据武湖,每日清晨与生前一样,操兵演武,鏖战不休,只杀“万戟凝霜”,“千河冲浪”,水珠四溅,风沙弥漫,好似浓雾烟云一般,所以时至今日,每逢春晨武湖就雾腾烟瘴了。

搜集整理:彭光明  陈庆勋
流传地区:黄陂全区
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0:45 | 只看该作者
2、“滠口”的由来
长江涨水,中午南风骤起,天空乌云翻滚,倾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山洪陡涨,水流汛急。
岛上居民惶恐不安,都在家中默祷:“菩萨善过!菩萨善过——”停泊在岛湾边舟船上的船工们,被困在人岛山。突然,船工们发现,漩涡急流的河面上漂来一庞然大物,冲到东龙窝和西龙窝之间的岸滩边,搁浅在那里。
说来也怪,这时骤然雨住,云开日出,祥光万道。龙窝滩边一片闹嚷声,团聚着很多船工和客商。镇压上的百姓们也争先恐后地向那里涌去。原来是大家在围观午前被洪水冲来的那庞然大物。定睛细瞧,这大物原来是一个大石菩萨,观者无不感到惊讶。这个大石罗汉身高两丈头大南而又光滑圆溜,两耳垂肩,满面笑容,身体肥胖,肚腹外突,胸前颈间挂着一串石佛珠,珠粒如拳大,作盘腿打坐状,浑身上下不着一点缝隙,重约万斤,头朝滩外而卧。一时众说纷纭,有的说:“这么大的石头怎么能浮出水面呢?”有的说:“这么重的石头怎么能被水冲走呢/”有的说是天神下凡显圣。最终大家议定,为这尊庞大的罗汉修一座寺庙,供奉起来,以沐浴黎民百姓的烟火礼拜。
随后,由一些知名绅士承头集资募捐,恰当选择地形,并延聘阴阳相士相勘。最后,决定寺庙三丈余,寺院大门朝东龙窝,后门向西龙窝,庙高三丈余,寺院宽约十丈,深为十五丈,上下两重。破土动工之前,当地乡绅特从外地请来一批僧人,搭台行破土斋仪,慎重其事,盛况空前,热闹非凡。不久,大庙即落成。人们认为既是天神临凡显圣,因此取名为“大圣庙”。
“大圣庙”建成,紧接着是要把这尊大石罗汉请进庙堂落座。这大石佛至少有万斤左右重,虽然动用了数以百计体壮力大的船工、壮士,想尽千方百计,也冇得办法使大石佛移动一步。大家正在为难之际,人群中挤出四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只见他们前后相继漫步围绕这尊大石佛转了一圈,似熟人相识般微微点头致意。四人站定,向四周围观的人们说:“哈哈!你们这么多能出力的人竟冇得法把大石佛抬进庙去?”此话却惹恼了船工中的十三太保,他们把这四个乞丐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我们是这一带有名的大力士,都冇法搬运大石佛,你们这四个臭要饿花子,还能把大石佛怎么样?”四丐闻言毫不动怒,笑声不绝地说:“哈哈哈!真是门缝里瞧人,这双有何难呢?只要你们能供我四人一餐丰盛的酒筵,吃饱喝足就行。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大万事具石佛请进殿堂,并要安放在宝座上。几个乡绅听罢,将信将疑走上前施礼答言:“只要四位大力士级做到,别谙是丰盛的酒筵,就是要盆腔山珍海味又算得了什么呢?!”与此同时,古三太保又气又恼地插言道:“不要口出狂言,倘若搬不动怎么办呢?”只见四丐仍然放开大笑道:“哈哈哈!这怎么能吹牛呢?好好好!如果我们搬不动,就一辈子为你们驾船拉纤,万死不辞。”十三太保说:“好,说话算话,一言为定,谁也不许反悔,来,击掌为约。”相互击掌之后,只见四丐齐把腰带一紧,其中两人步履蹒跚地走向大石佛的头部处,另俩人则走向大石佛的下部两边,既不用绳捆索绑,也不用铁棍木杠,只见四丐同时伸出双手,躬身分别将双手伸进头部和下部,齐声发出一声喊,晃眼间,将大石佛从河滩的泥地上轻轻捧起来了,然后伸直要杆,直起身来。接着,四双手向上一举,将大石佛往肩上轻轻一放,的确是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大石佛扛着送进“大圣庙”,并轻而易举地将大石佛竖起安放到神位座上。顷刻间,围观的百姓们在庙里庙外挤得水泄不通,见此奇举,人人都目瞠口呆,待安放就绪,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声雷动,经久不息。待大家平静下来再找那上丐却遍觅不见。乡绅们以为他四人到什么地方甜息去了,为了实现诺言,要请四丐赴宴。于是叫大家分头寻找,不见踪影。大家正在猜疑时,忽听人丛中发出高叫声:“你们快看哪!——西方的云朵站着四个人呢!不是刚才的四个叫化子吗?于是,众人齐向西方仰视,确实不假,正是那四个大金刚,脚踏祥云。众人不约而同地跪下向西方顶礼膜拜”。
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方圆数百里的百姓们不辞劳苦,长途跋涉,成群结队地前来“大圣庙”朝圣,祈求福庇。一时间“大圣庙”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你来我往,道途迂塞,拥挤不堪,夜以继日,历久不衰。“大圣庙”逐年扩建,十的后,扩建到九十九重,各种神像也增到数百尊,形成一个庞大的寺庙丛林。各地小寺庙的僧人也蜂拥而至,连有名的汉阳“归元寺”也望尘莫及。此时,”大圣庙“双命名为”古禅定寺“。
有一丝绸富商甄贵在外经商四十余年。游览过诸多名胜,学得阴阳八卦之术,能辨识了脉,曾专程来过“大圣庙”朝圣进香,因是富商巨贾,向寺内布施过百两白银,留宿数日,遍游寺丛内外。他从县志上获悉十景之一的“滠水冬温”,想弄清底细,遂向老方丈探询,长老如实以告。正是问者有心,答者无意,于是富商甄贵借故单独至寺前乐龙窝的滠水边探寻胜景。果见东龙窝的水迥然不同,水清如镜,清澈见底,举目平视,约一箭之遥的水面上翻腾着汽泡,酷似壶中煮沸之状,连观三日,俱皆如是。为弄清究竟,专雇一小舟,假意荡舟河上。航海地至翻汽泡处,他以手触水,略有烫手之感。于是,向舟主询问:“这里是十景之一‘滠水冬温’之处吗?”舟主答道:“正是。”游毕回宿处,他运用阴阳八卦进行推断,认定此地是藏龙宝地,热气是由龙口喷出。从此默记在心,次日即告辞长老离寺返乡。
富商甄贵归家后一直是缄口不提“滠水冬温”的宝地。他膝下有二子,长名云麒,次名云麟,他在临终前嘱他俩在其死后,进行火化,把骨灰用精木匣盛殓,并暗中没法将骨灰匣携至“大圣庙”前东龙窝,投入“滠水冬温”之处,定要准确,不偏不倚才行。那么你等和子孙世世代代为官受禄。言毕,即溘然长逝。俩兄弟牢记在心,按嘱行事。经过一番慎重磋商,遂假扮成乞丐,用在线布袋装骨灰匣,欣然上路。从家乡沿途乞讨,长途跋涉探访“大圣庙”前的宝地。不及数日即寻访到此。乞求主事僧准予留宿寺内,盘桓数日,僧人本以德为怀,慨然应诺。当然,大寺庙丛,庙规甚严,晚间庙门紧闭,任何人不得随意外出。而该寺僧人都把东龙窝的水视为“圣水”,禁止食用。庙内的饮用水都到半里路外的“和尚墩”去挑。这一来,使两兄弟为了难,计谋一时难以实现。白昼带着骨灰匣怕人发觉,使人生疑。一连五日,无从着手。这天晚上,俩兄弟矇眬睡去,恍惚间见其先父前来,嘱曰“------鼎锅------装匣------塞口------”言毕飘然而去。俩兄弟骤然惊醒,一跃坐起,时交四鼓,双双猜详梦境,反复推敲,终于悟出其中奥妙。第六日,俩兄弟将平日做饭的鼎锅从庙内移到庙外架设,改为在庙外做饭。开初,管事僧有些怀疑,一再叮嘱他俩在外做饭要注意,不要发生火灾,他俩怕露马脚,所以也做得很慎重,以解除僧人的戒备。果然赐教日一久,管事僧见冇发生意外也就放松了防范,听其自便。
半月后的一天,弟兄俩以为时机成熟,中午仍假装生火做饭之态,其实,鼎锅内空空如也,水米俱元,却以偷梁换柱之法,把密藏的骨灰匣悄悄地放进鼎锅内。待到寺内僧人们闻钟声齐到餐室午斋时,弟兄俩假意在寺外大吵大闹,相互追打,只见甄麒手端鼎锅,边跑边嚷:“不给你吃,偏不给你吃------”其弟假意在后紧追不舍。眼看其兄捧着鼎锅,跑到东龙窝翻气泡最近的高坡上,瞄得准确,使出浑身力气,双手向上一举,使劲将鼎锅对准“滠水冬温”翻气泡的水中挪去,装有骨灰的铁鼎锅不偏不倚地落进翻气泡的水中去了。其弟眼看计谋得逞,假意急步上前举手就要打其兄,其兄就迈开大步向镇外跑去,就这样一前一后紧追不舍,俩人头也不回地扬长逃离“大圣庙”,迳自回家乡去了。待僧人们斋罢出庙来观看时,二人己跑得无影无踪。返入庙内一查看,并末丢失任何东西,也就不以为然了。
“大圣庙”僧人们对俩兄弟假扮的乞丐突然失踪之事并末介意,寺外移民百姓却议论纷纷。相互猜疑,他们以为寺内香火旺盛,生活异常富裕,甚至超越了汉阳有名大刹“归元寺”。为什么如今寺内的僧人们变懒了,懒得连钟也不撞了。月余都不闻庙堂的钟声响。于是,有人向乡绅反映,而乡绅也不解何故。当即推荐镇上姓王的秀才会同其他知名人士齐赴“大圣庙”找主持僧询问原由。主持僧听后甚为诧异,答曰:“我们每日都在按时撞钟,是施主们冇注意听清吧?”王雄道:“周围百姓在这段时间内,都冇听到你们撞钟,假若我的耳朵聋了,难道他们也都聋了不成,不信你问问他们。”说时用手指着同来的人们。主持僧以为他们是无理取闹,故意寻衅,于是便推脱说:“我们现在正忙,如真有此事就请到后殿去问长老。”王雄等人只得来到第九十九重老方丈的禅房,找到长老,并说明来意。老方丈连声答道:“贫僧等每日都在接待朝圣的施主们,哪会不敲钟的呢?”正说间,忽闻前殿传来清脆的钟声,依然如故。长老接曰:“你们听,这不是你们听惯了的钟声又在响吗?”众人再才信服地告辞长老各自回家。
时过旬日,寺周围百姓复又议论哗然。王秀才等人也在家注意倾听,但都末闻到钟声响。一日,王雄又邀约原来的人同赴“大圣庙”,找长老再次询问。长筹备组听后以为事有蹊跷,决定同王秀才等人到寺外一行,辩认真伪。临行前一再叮嘱徒儿们不断撞钟,切莫停顿,直到我等回后方才停止。约莫一刻后,长老忽气冲冲返回寺内,一见撞钟小僧就怒斥起来,“谁叫你停钟不撞的?临行前我是怎样叮嘱的?”小僧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慌忙两腿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地向长老辩言道:“请长老息怒,徒儿遵师训一直末离此地,也末停钟不敲,不过我撞累了,刚歇片刻就被长老撞着,不信,您再看我撞。”于是,慌忙起身,走上前双手抱住木杵用力撞钟。顷刻间,只听得大铁钟传出“咣------咣------”清脆而又悦耳的钟声,一如往日所闻。长老听后惊愕异常,急步跨出庙门外再细听,但毫无声息,再返庙内仍能闻响亮钟声。不觉心中异常纳闷,信步返回禅房,跌坐蒲团,闭目养神静思,暗自揣摩。长老悉眉紧锁,思绪万千。三日前钟声不外传的怪事一直萦绕在这老僧的脑海之中,耿耿于怀,昼夜不宁,而百思又不得其解,精神十分困倦,不知不觉中睡意袭来,双目紧闭似在养神,然已矇眬睡去。须臾,忽闻长老连声高呼:“塞口------塞口------”
长老的梦呓呼声惊动了主持僧及其他僧人,一齐涌进禅房,观看究竟。;主持僧进室一见情况异常,急上前扶住长老双肩,并轻轻晃动道:“长老醒来!长老醒来!------是谁惊扰您老人家------”片刻,长老慧眼微睁,说道:“适才大石佛笑着前来托兆老衲,言说寺前东龙窝翻气泡的水中,有一铁鼎锅,内装骨灰匣,堵住龙口,欲吐又吐不出,塞住了口,于是我才失声连呼:“塞口------塞口------”此乃爷指点,使我茅塞顿开。难怪这段时间寺内钟声一直不能外传啊!
禅房内众僧听罢长老诉说的梦境,皆相互凝视,呆若木鸡,默默无语。忽见管事僧扑通一声跌跪在长老面前,叩头如捣蒜地连声说:“徒儿有罪,徒儿有罪------”言毕俯地下不起,一时众皆愕然,长老急问:“善哉,善哉!从速回禀,罪从何来------”于是管事僧遂将湘州两兄弟假扮乞丐来寺借宿,后在寺外架锅做饭,继而假装吵架向东龙窝投鼎一事前后始末一五一十的详尽回禀。关于凤鼎锅之事管事僧虽末亲眼目睹,而是事后由一小沙弥亲眼目击,曾向管事僧禀报过。但管事僧智力迟钝,末解其意,范然置之度外。今日听老方丈破译,方识内中隐情。
长才能听罢管事僧之回禀,复又双目紧闭,连连摇首叹息:“阿弥陀佛!此乃天意,我圣庙气数己尽,地肪被夺,从此香火渐趋衰败不复存。奈何!奈何!与此现时,东龙窝的滠水不再冬天温,也不再翻气泡,水温如常,水色也将变为浑浊。天意如此,谁又能悖逆啊!如若不信,可前去东龙窝观之,亲试水温,以证我言。”言毕,嘱众僧退出禅房,各执其事。管事僧迳去东龙窝一试,果如长老所言,乃深信不疑。
次日,悟静长老借故外出云游,从此一去不复返。后来,“大圣庙”的庙记里把东龙窝龙口被堵之事他了记载。据此而将此地起名为“塞口”,时日一久,渐成习惯。若干年后,后辈中有智者悟出其中玄机,认为“塞”字不雅,于是根据地理环境和轶事的推断,认为寺庙周围百姓的住房位在东、西北三方,寺内香火鼎盛时,每日耳闻钟声不断,遂以三耳累成“聂”字,而南方一道河水绕流而过,加在“聂”旁遂成“滠”字,其含意为一水三耳,水眼被塞,从此众耳不复闻钟声响,因此把前人所造的“塞口”改为“滠口”,一直延用至今。
讲 述 者:吴维
搜集整理:王冰花
流传地区:黄陂南片滠口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
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1:04 | 只看该作者
3、木兰山的来由
    木兰山最早叫牛头山,传说有一农家喂有一头很大的牯牛。这牛通人性,干活特别卖力,还能上山看羊看狗看鸡看鸭,不让凶兽叼走,主人就把它当成命根子。有头狮子想霸山为王,视这牛为眼中钉。一天,狮子看见这头牛在野外吃草,就想趁机吃掉它。于是偷偷地走去,然后猛地向牛朴去。牛听见有响动,四下一望,见狮子正向自己扑来,忙把身子一转头一偏,挖了狮子一角。狮子被触得晕头转向有些害怕,但它一心想吃掉牛,又扑了上去。牛又用另一支角挖了狮子一下,狮子的肚子被挖破了皮。狮子眼看斗不过就恢恢地溜了。传说水牛的角先前是笔直笔直的,经这左右一挖,用力过猛,就变成弯的了。
三年后,这头牛老了,临死的时候对主人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埋在山顶上,把头留在外面。”牛死了,主人很伤心,一五一十地按着牛的话办了。冇多时,露在地面外的牛头,越长越大,一下长起了一座山。人们将此山叫做牛头山。后来,那头狮子的伤好后又来了,看见这头牛脑袋就比自己大得多,心里还是不服,又“呼噜”一下扑过去。这时,观音菩萨看见了,脚蹐彩云飘飘赶来,举起长鞭,狠狠地朝狮子抽打。边抽打边说:“贼东西,你还想占山为王,我要你的命。”就这样狮子被抽死了,伏卧在牛头上。人们看不到牛头了,只看见死狮子,就把牛头山改为青狮岭。
到了唐初,恙胡侵犯中原,朝庭令朱木兰的父亲朱寿甫带兵抗敌。木兰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凯旋回朝后,被封为贞烈将军。她不受朝禄,解甲归田,过着田园生活,奉养双亲。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孝勇烈的巾帼英雄,又将青狮岭改名为木兰山。

讲述者:艾家砚
搜集整理者:魏云乔
流传地区:北乡长岑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年
4、祁嗣顶
木兰山下有个朱家大湾,湾里住着一对老年夫妇,男的叫朱寿甫,女的赵氏。两老年过半百,但膝下无一儿女。他们不仅朝朝每日对着木兰山求子,逢年过节还到木兰山最高的顶峰上祈求。这一年,赵氏果然怀孕,但一直怀了十二个月仍不分娩,老两口焦急万分。一天夜里,二老正卧床酣睡,忽见木兰山飞来一只金凤凰,直扑赵氏怀里,赵氏大吃一惊,醒来却是一场虚梦。过了一会儿,赵氏忽觉腹痛,而后生下一女,二老高兴万分,乡邻也纷纷前来贺喜,都说此女是金凤投胎,将来定会压赛男儿,故取名木兰。朱寿甫夫妇遵照许诺,在木兰山求子的高峰上,修建了一座庙宇,并树碑悬匾,以此来感谢天神的恩赐。后来,木兰冠为将军,人们便将这山峰取名为祈嗣顶。

讲述者:陈少华  (80岁老艺人)
搜集整理者:刘建新
流传地区:北乡长岑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七年

5、夫子台
木兰山北有座子山名叫夫子山。夫子山附近有一段河,古称驿旅河,河两岸是条古驿道。相传很早很早以前的一天,年仅七岁的项橐同一伙顽童在古驿道上“筑城”为戏。这时,孔仲尼周游列国路经此地,车马被项橐的“石城”所阻,不能前进。孔子连忙下车,请顽童搬石拆城让车马通过。顽童们都不敢作声,唯独项橐理直气壮地反驳道:“自古只有车让城之说,哪有拆城让车之理?”一句话问得孔夫子瞠目结舌,无言答对。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言之有理,老夫不及也。”于是席地而坐,爱抚地将项橐搂在怀里聊天。项橐用手指着太阳问孔子:“日出如盘,是何道理?”孔子惊讶不已,回答不出。项橐的两问难住了孔夫子,孔子以此为训,决心不耻下问,并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千古传颂的“者仲尼,师项橐”之典故的来由。以后人们便把木兰山这座子山叫夫子山,把孔子席地而坐与项橐攀谈之地叫夫子台,在山上启建了夫子庙。这些地名和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讲述者:胡志高
搜集整理者:刘建新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六年

6、夫子山
夫子山,也有人叫麸子山。据说很早以前,夫了山是一座无名山,它和木兰山都象发了酵的包子一样不断在升高,而且无名山比木兰山还要高。
有一天,祖师菩萨与木兰将军走棋输了以后,把象棋往北一甩,闷闷不乐地喝了一顿酒,羞愧地转身就走,谁知酒后脚重,一脚踏在无名山上。那无名山竟象散堆着的麸皮一样,经不起祖师菩萨一脚,结果把整个山都压了下去,一只脚也陷进数尺,不能自拔。木兰将军见状,伸手把祖师菩萨拉了起来,并劝他同住木兰山。从此,祖师菩萨才在木兰山落了位,无名山也被叫做麸子山,以后习惯就写成了夫子山。自从祖师菩萨踩陷以后,夫子山再也不长高了,木兰山也随着冇向上长,所以现在的夫子山比木兰还要矮一大截。

讲述者:胡志高
搜集整理者:刘建新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六年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1:40 | 只看该作者
7、牛伢子哭喊夫子地
木兰山下有个子山,叫夫子山。春秋战国末期,孔夫子曾经来这里讲过学,教过学生,后来,人们就把他讲过的学的地方叫夫子地。
不知过了多少个朝代,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姓陈的先生和他的夫人。陈先生在夫子地盖了一栋简易的房子,独个儿开了个学堂。到陈先生这里来念书的,有富人家的子弟,也有穷苦人的孩子。附近,有一个叫牛伢的小孩,家中无亲无故,只得给财主家放牛,他常常把牛牵到夫子地那里去放。看到别的孩子念书,心里只痒。先生在学堂教字,牛伢子便扒在窗户外面偷偷地跟着学。一天两天,天天如此,陈先生见他怪可怜的,特地给牛伢子准备了桌凳和书本,免费让牛伢子念书。牛伢于每天大早爬起来,把牛放饱后,就来到陈先生这里念书。
牛伢子念书聪明过人,再难的书,只要老师教一遍,就会背会讲习,陈先生和他夫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穷孩子。时间一长,牛伢子利用放牛的机会来学堂念书的事被财主家知道了,这天晚上财主问牛伢子:“你放牛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才回来?”牛伢子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我什么也冇干,就在放牛。”“你敢撤谎,叫你尝尝我的厉害。”说着财主婆用刺树条把牛伢子的脑壳抽出道道血痕并恶狠狠地说道:“从今以后,不准上夫子地那里去放牛。更不许他偷偷的去念书。”第二天,牛伢子躲过财主的眼睛,又悄悄地把牛赶到夫子地,照旧来学堂念书。不料,财主婆早就派人把牛伢子盯上了。牛伢子一进屋,财主婆把烧得通红通红的火钳朝牛伢子的脸上烫来,在扫地的牛伢子用所帚一挡,那烧得通红的火钳把财主婆的眼睛烫瞎了。牛伢子见事不妙,调头就往外跑,财主派人打着灯笼到处捉拿。牛伢子拼命地跑,跑到夫子地,被陈先生撞见了。陈先生问清情由,便将牛伢子带回学堂藏了起来。财主带着一家丁来到学堂,对着陈先生吼道:“看见牛伢子跑到这里来了吗?”陈先生若无其事的说:“这么晚了,他上这里来干什么?”财主和家丁在家堂胡乱找一阵,冇发现牛伢子就出去了。财主走后,牛伢子从床下钻出来,向着老师和师娘深鞠一躬就往外跑,陈先生一把扯住他:“你到哪里去?”牛伢子说:“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陈先生劝他说:“孩子,你不管跑到哪里,都逃不脱财主的巴掌心,再说你逃亡在外,冇人给你教书啊!我看你不如就藏在我家里。”当天夜里,陈先生同夫人、牛伢子一起,在房里挖了一个很深的洞。从此,白天就让牛伢子藏在洞里,按时给牛伢子送饭,到晚上陈先生就教他念书。冇过几天,财主四外冇找见牛伢子的人影,又气又恼,他来到学堂,指着陈先生的鼻梁说:“你教什么书?小伢们都让你教坏了,再教下去,他们就要反天了,从今日起,这个学堂再不准开。”由于财主有权有势,陈先生执拗不过财主,只得关闭了学堂,靠卖点字画条幅度日。
一晃五年过去了,牛伢子已是一个十五岁的毛毛后生。这年,皇帝出榜招考,陈先生便要牛伢子赴京赶考。这天鸡刚叫头遍,陈先生和夫人便安排牛伢子上路,并亲自送出不顾一切里路。陈先生送别牛伢子转来,财主就派家丁把先生五花大梆。原来,陈先生送牛伢子时给财主的家丁看见了。家丁把陈先生绑到祠堂,恶狠狠地对陈先生吼道:“好一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你竟敢窝藏牛伢子与我作对,来呀,给我拖下去乱棍打死!”可怜的陈先生硬被活活打死。财主又命家丁把他的尸体拖到学堂,一把火,把学堂烧了个精光。
牛伢子进京投考,中了头名状元,当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陈先生被财主活打死,学堂被烧毁。梦里醒来他好一阵悲伤,心中时刻惦记着先生和夫人。这一天,皇帝派牛伢子到南方巡察,正好要路过木兰山。路上的一天,牛伢子骑着马,带着随从,走到一个荒郊,天已经黑了,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学堂,牛伢子和随从打算借个宿,改日再走。随从走进学堂,里头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先生坐那里,喊他不应声,说话他不理。随从将此情形禀报牛伢子。牛伢子感到奇怪,跳下马来,亲自走进学堂观看。只见学堂灯火通明,耀人眼目,牛伢子定神一看,打坐在那里的不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吗?他不禁大声喊道:“陈先生,我是牛伢子啊!”这一声喊,打坐那里的人无影无踪了,顿时灯也灭了,学堂也消失了,眼前仍然是黑漆漆的荒郊。牛伢子和随从又住前走了一会,来到了一个小镇子,他们正找店住宿,一个穿得破烂烂的女叫化子挡住了去路。牛伢子跳下马,上前扶起要饭女人,过细一看,这女叫花子原来竟是自己的师娘,他急忙上前扶起师娘,细问情由。陈师娘一把鼻涕一把泪,把陈先生被财主打死,学堂被烧,自己提蓝要饭,四处告状的情形全都诉给牛伢子听了。牛伢子忍住泪,把陈师娘扶上马,带着随从,连夜赶往木兰山。到了家乡,天刚放亮。牛伢子命随从将财主捉拿归案,并当众将财主斩首。然后,牛伢子来到早就烧成一片废墟的学堂,泪巴巴地望着夫子地,望着地上的碎瓦片,望着被碎瓦片堵塞了的藏身洞,哭喊了三声:“陈先生!”“陈先生!”“陈先生!”牛伢子哭喊第一声,只听见夫子地吱吱作响;哭喊第二声,夫子地变成了石堆堆;当哭喊第三声时,“轰隆”一声巨响,夫子地一跃成了一座山。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夫子山了。

讲述者:张长林、曹南山
搜集整理者:王汉清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 :一九七五年

8、东泉神井
木兰将军登仙以后,木兰山方园九九八十一个湾子的乡亲,纷纷捐粮献款,要给这位忠孝勇烈的巾帼英雄修一座木兰宫。千字有个头,万字有个尾,修宫殿,由哪个出来承头呢?大家正在挑选时候,雷祖殿的坛真和尚毛遂自荐揭了榜。宫殿的地址选在木兰将军生前练武习箭的场子。这地方宽敞向阳,四时花香,要说好呢,木兰山再也冇得哪里能好过这里了。靠东首有麻石咀,打不完用不尽的麻石。靠南有东泉井,能提水和泥烧瓦。乡亲们自告奋勇凿石、取水、烧瓦。可是烧出的表瓦要上油才能烧成琉璃瓦,山上又冇这个条件。坛真和尚发愁,乡亲们也着急。一天清晨,忽然听到井边有流水哗哗的响声,坛真和尚出来一看,只见井口向外翻滚清泉,泉水金光闪耀,涌向堆瓦场,很快就将烧成的青瓦淹没了。不一会水退了,再一看,青瓦都变成碧绿碧绿的琉璃瓦,还有上了黄釉的兽图、鸟图,光洁晶莹。他又惊喜:“这一定是木兰将军显圣。”第二天,坛真和尚请来八十一个匠人,一百六十二个伙计,破土动工。木兰山所有庙宇的墙壁都是干砌,砌得平整,笔直。木兰宫也是干砌的山墙。墙脚一下,冇得木料做列架,滠水放排一时回不了,怎么办呢?坛真和尚打算下山找乡亲们想办法,走到东泉井边,又听见井水“哗啦啦啦”,“哗啦啦”住上翻,一看,一棵又长又直又光的大杉树从井底冲出来,“噗通”一声倒在井旁边。半个时辰就冲出了八八六十四根。眼看大树还在一棵一棵往外冲,坛真和尚眼也红了,心也动了。心想:“象这样冲它个十天八夜,还招架得住?我不免趁别人不晓得,卖它一些。想罢,就往山下跑,找到了张财主,一下子卖掉了五十棵。坛真和尚回到井边,井水再也不翻滚了,一棵大树卡在井口一动不动。他跑上前抱住大树,使劲地摇,摇着摇着,突然一声巨响,大树冲出井口,不偏不歪倒在坛真和尚身上,鲜血流了一地。匠人们听到东泉井边的嘈杂声,晓得出了事,人们来到井边,见坛真和尚手拿财主买树写下的欠条,躺在一棵大树下,人们一下都明白了。都说:“人哪,就是不能黑着良 心做事,做了坏事,连树木 都不会饶恕他!坛真和尚见财起心,不是冇得好不场吗!”
从此以后,东泉井就叫东泉神井了。关于东泉神井的故事,木兰山方圆九九八十一个湾子的男女老少还能讲出许多来。
讲述者:万昭书虚
搜集整理者:李钦高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八年

9、老鹰斗龙
木兰山帝王宫东侧出坡上有块岩石,活象一只俯视在那里的老鹰,那峰利的鹰嘴特别引入注目,人称鹰嘴岩。
一天老鹰出外打猎归来,路过山脚下的一个湾子,忽然听到悲悲惨惨的哭声。它寻看哭声飞,见一位老婆婆正泪流不止,一问这才知道,木兰山东北面有个乌龙,乌龙仗着它祖辈的权势,在木兰山一带为非作歹坑害民女,这位老婆婆的独生女儿梅枝,就被乌龙拖进了乌龙井。老鹰对老婆婆劝慰了一番,就去找乌龙评理,要乌龙放出梅枝。乌龙根本就不把老鹰放在眼里,洋洋得意地说:“我祖父是龙王爷,我父亲是龙太子,不论是天上地下,哪个不靠我龙家?谁个敢与我龙家作对?我堂堂正正的龙王太孙,抢几个民女作妃有什么了不起?你这不知高低的老鹰,也管得太宽了。”老鹰听了,心里很不是快,它压住火气说:“你祖辈是做了好事,可你不能仗势去做些害人的事情,我劝你还是把梅枝放出来。”乌龙怎么也不放出梅枝,并要老鹰滚蛋。老鹰见乌龙不听劝告,就飞进他乌龙井,使劲地啄开了铁门,把梅枝从房中救了出来。乌龙大怒,与老鹰进行了拼搏,老鹰一边催梅枝快跑,一边对付乌龙。不料乌龙用尾巴使劲地扇了一下,老鹰右翅被扇得鲜血直流。老鹰忍着痛,强抖着翅膀,飞出乌龙井。乌龙紧追不放,又用尾巴使劲地扇了一下,老鹰的左翅也被扇得鲜血直流,它疼通难忍,实在是飞不动了,从天空跌落一座山上。乌龙以为老鹰已被扇死,就调头回乌龙井了。
这坐山上有座古老的庙,庙里住着一位老道人。那老鹰正跌落在老道人的眼前。老道人举目一看,见这只老鹰双翅受伤,疼痛难熬就取来灵丹给老鹰吞下。老鹰吞下灵丹后双翅的伤口立时就长拢了。它低脑袋抖翅膀,表示对老道人的感谢,并把自己为民抱打不平与乌龙打斗反被乌龙打伤之事从头到尾都给老道人讲了,并要老道人收下它,教它武艺,日后好讨还血债,为民除害。老道人答应了老鹰的请求,就收老鹰为徒了。从此,老道人毫不保留地把武艺教给老鹰,老鹰也虚心地勤学苦练。一二三、三二九,转眼就三年。老鹰从老道人那里学到了一身硬本领,还练得十爪似剑,嘴如金钩。这天老鹰谢过了老道人,带着满身高超的武艺飞回木兰山,见那条作恶多端的乌龙正在追撵一个美丽的姑娘。老鹰气得两眼冒金星,它大吼道:“胆大的贼龙,你的末日到了!”吼声未落,它抖着双翅朝乌龙追了上去。乌龙见当年被战败了的老鹰卷土重来,扰了它的美事,气得直吐白烟。乌龙扭转身来,张着箩筐大的龙口,猛地吸了一口气,妄图把老鹰吞掉。不料老鹰用它剑一般锋利的爪子照着龙口上端使劲一抓,乌龙的嘴巴当即被抓开了两寸多长的口子。乌龙见势不对掉头逃跑,老鹰在后面紧紧追赶。只见乌龙一下子钻进乌龙井里去了。于是,老鹰便在井口附近的草丛中藏了起来。当乌龙被老鹰抓伤后,躲在乌龙井里再也不敢出来了,老鹰在半山坡土一落下就几千年,始终监视着乌龙,并慢慢化作了一块鹰嘴模样的岩石。

讲述者:曹南山、张长林等
搜集整理者:王汉清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七四年
10、眼泪凼和脚板石
木兰山玉皇阁和金顶之间的一块大青石上,有拳头大小、光光溜溜的两个小窝,这就是眼泪凼。东寨门下的一块青石上面,有双约两尺长的脚印,这块石叫脚板石。
相传,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时,常和先锋官武登一同征战沙场。木兰爱慕武登智勇双全,武登佩服木兰用兵如神。两人情同兄弟。班师回朝后,木兰还了女儿身,后来两人私下订了终身。
冇过多久,朝庭奸臣诬陷武登有叛国之嫌,要杀害他。木兰听说,次日午时三刻,武登就要问斩,很是着急,便去找祖师菩萨。祖师菩萨说:“来得及,明日五更我把你装进袖筒,来个‘袖里行空’,前去搭救。”第二天五更己过,木兰七等八等不见祖师菩萨到来,冇得办法,她只得单身驱马前往。走在半路,就听说武登己被杀害,她痛不欲生,勒马回了木兰山。祖师菩萨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祖师菩萨正在修道貌岸然期间,他月月不离木兰山,天天不离峨眉山,时时不离武当山,被别人拉去喝酒。祖师菩萨视酒如命,结果一醉如泥。等他酒醒,日头早已偏西。他大吃一惊,赶忙来到木兰山找木兰,见木兰不在,又连忙赶到京城。两人来了个隔壁错。祖师菩萨听说武登被害,怕木兰也落入虎口,又到处找木兰,找了半天也冇找到,只好又赶回木兰山。当他看到木兰独自坐在山上,心中又急又怕,落地过猛,脚下的青石被踩出了两个深深的脚印。
木兰看到祖师菩萨来了,叫了声师傅,不由两滴泪掉了下耿,木兰平日总不落泪,眼泪贵重得很,滴在岩石上,砸出了两个圆圆的小凼,这就是眼泪凼。

讲述者:杜友元
搜集整理:魏云乔
流传地区:黄陂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七四年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1:59 | 只看该作者
11、棋盘石
棋盘石状若太极,凌空耸立在玉皇阁西南的峭壁之巅,中央有一道两尺多宽的裂缝,只有一点石头连接着。听老人说,木兰将军解甲归乡后,时常到这块巨石上同道人下棋。祖师菩萨知道后,心想:人人都说木兰会用兵,百战百胜,我倒不信。自古用兵和下棋一个道理,我要看看她的棋艺。这一天,他找到木兰将军,硬要比试比试。二人来到棋盘石上摆开了阵势。祖师菩萨首先跳“马”,然后调“炮”,木兰见此阵势,出棋更高一着,先飞“象”,后出“车”,行调虎离山之计,取声东击西之策,直逼祖师菩萨之“帅”。祖师菩萨眼看要输,慌了手脚,站起来猛蹬了一脚,顿时,山石轰呜,裂开一条大口子,往下颠倒。木兰将军怕山石倒下去伤害百姓,失声大喊:“哎呀,不好!”这时,祖师菩萨才从棋局中醒悟过来,忙乱之中,随手抹了两把鼻涕甩进裂缝,粘住了崩溃的山石。从此,棋盘石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信么?请到棋盘石上看看,当年祖师菩萨蹬石留下的那只脚印,石缝里那两鼻涕,还清淅可见哩!

讲 述 者:万召虚
搜集整理:陈炳章
流传地区:黄陂塔耳、长岭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四年

12、宝剑石
木兰山的西半坡有块宝剑石,宝剑石的位置也真正是宝。它头顶香炉,脚踏双鹤,左有龟蛇二将,右有双凤朝阳,上有神本金书,下有螺丝涉水。相传,这宝剑石是木兰将军生前用过的宝剑变的。木兰将军剖腹剜心升天后,她的宝剑就落到弟弟金兰的手中,金兰年老过世后,这宝剑又落到金兰的手中,金兰过世后,这宝剑又落到金兰儿子的手中,天帝怕金兰的儿子对宝剑保管不力,就收回放在木兰山上,变成了宝剑模样的石头了。来往的香客望着宝剑石,讲述着好多木兰将军和这口宝剑的故事。

讲 述 者:张长林
搜集整理:王汉清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七四年

13、圆石头的来历
离木兰山八里之处有一座小山叫圆石头山,山旁有一个湾子叫圆石头湾,圆石头山、圆石头山是怎么得名的呢?这还得从祖师菩萨和木兰将军赛棋说起。
那天,祖师菩萨在棋盘石和木兰对弈,败下阵来后,心中很不服气,他想,我拉棋艺乃是天下无敌,此次败于木兰手下,怪哉,他要与木兰再争雌雄。可是,一连三七二十一天,三七二十一局棋,局局失利,木兰将军从小好学,酷爱兵书,觉得每日如此对弈下去,耗费时光,实在可惜。但祖师菩萨又缠住不放,左右为难,第二十十天凌晨,木兰将军刚捧起兵书,祖师菩萨又上门邀她对弈,她不好推托,一上阵,木兰将军便故意连失数子,祖师菩萨见自己胜利在握,神气十足地嘲弄道:“木兰,贫道貌岸然连让你十十一盘,今天怎么------”木兰将军怎见得他如此高傲,她冷笑了几声,大声叫道:“师傅,招架!”话音末落,拈起一子,“叭哒”一声,“将”得祖师菩萨目瞪口呆,进退两难,木兰将军见祖师菩萨再也难以挽回败局,笑了笑:“师傅,怎么样?”祖师菩萨气得浑身发抖,抓起棋子甩了出去:“贫道貌岸然今生今世永不对弈了!”说罢一步跨到了武当山。从此,祖师菩萨真的再也不摸象棋了。他甩出的柜子落在八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和山旁的一个小湾子里,天长日久,就变成了一个个圆石头。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山叫圆石头山,把山旁的小湾子叫圆石头湾了。

讲 述 者:陈少华、李铎司
搜集整理:刘建新
流传地区:黄陂北乡塔耳、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六年

14、馒头山
木兰山有座高山,名叫馒头山。山上的石头都一般大小,光光溜溜的。一日清晨,石头上还冒出缕缕热气,真象一个个大馒头。
木兰出征前夕,屯兵露宿在这座山上,准备鸡鸣出征,奔赴疆场。乡亲闻讯,连夜做了许多馒头送上山来,要将士们带着在路上充饥。木兰军纪严明,她婉言谢绝了众乡亲,乡亲们哪里肯关键字馒头带回家中,趁着夜色,将馒头都留在山上了。第二天,木兰拔营启程才发现,怎奈时间太紧迫,无法一一奉还,只得留下一封书信感谢乡亲,便匆匆上了征程。这样成千上万的馒头就一直搁在那里,天长日久,也就变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那些模样的石头了。

讲 述 者:李泽光
搜集整理:陈炳章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四年

15、泪洒双泉寺
木兰山有个双泉寺,说起双泉寺,老人们都要讲起那动人的传说。
早年间,有一个姓严的老汉,打八岁起,他这人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就级木兰山附近的一家姓胡的财主喂猪放牛,到了十几岁,就接着当上了长工,砍柴担水耕地犁耖,样样活儿都干。由于长年累月的折磨,积劳成疾,患上了吐血病。狠心的胡财主见严老汉老了,不中用了,就一脚将严老汉踢出门外,严老汉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他往哪儿走呢,他只得到山上靠拾柴度日。
一天中午,他拾柴来到木兰山,在一棵松树旁歇息。严老汉又渴又饿,想喝点水,可到处都冇得水。这时,他忽然发现树旁有两个铜钱大的泉眼,严老汉蹲在泉眼边,哀求泉眼说:“泉眼啦泉眼,人们说木兰,,,花的一石一木都有神灵,你若有灵的话,你就同情同情我这孤寡的老头吧。流出水,让我喝个饱。”两个泉眼真的显了灵,妖老汉的话刚刚讲完,它们就流出了清亮的泉水。严老汉捧了一捧,喝了一口,天咧,好甜啦,甜到心里头去了。严老汉呆在那里,等他喝了个够,两个泉眼就自动的停止了流水。
这下子严老汉高兴透了,忘记捡禾,也忘记了下山,靠在泉眼边把两泉眼当作自己唯一可靠的亲人,向泉眼诉起他几十年的苦。两个泉眼听着老汉的诉说,伤心了,不时地涌几滴泉水,是心里难过,替老人掉泪哩!严老汉叹了一口气,说:“我老汉的命比黄连还要苦哩,我一生也冇过个舒坦日子。”严老汉正说着,不知从哪儿冒出一阵清气,他觉得奇怪,再定神一看,那两个泉眼“呼噜呼噜”地冒着香油,严老汉用手指头“醮”了一点,用舌头一尝,嗨!这油喷香可口,严老汉一时喜得不知如何是好,指着泉眼说:“你们等一下,我到山下借两个坛子来。”泉眼真听话,叫它停它们就停了。严老汉借来了丙个大油坛,两根绳子和一条扁担,他把坛子放在泉眼下接着,两个泉眼就又“呼噜呼噜”地直冒油,等严老汉的两个坛子半月满了,它们又自动地停了。
严老汉把满满的两坛子油分给了附近湾里受苦的穷乡亲。这天傍晚,严老汉正一碗一碗地给乡亲们分油,突然被逼债路过这里的胡财主看见了,胡财主走按时完成严老汉,问道:“老头,你穷得碗刮灰,哪来的这香喷喷的油哇?”严老汉听到胡财主的声音,连头都不回,胡财主一把抓住严老汉,大声吼道:“你快告诉我,你这油是哪来的?”严老汉冷冷地说道:“这油是我自己的。”胡财主争眼啦!他死鱼似的眼睛一转溜,说:“你这老家伙撒谎,明明是从我家偷来的。”说着,叫他的狗腿子把严老汉捆起来绑在湾头的大树上,用皮鞭抽打:“你快说,你为么事要偷们家的油?你不偷又是从哪儿来的?”严老汉知道财主的鬼点子,宁愿打死也不吭一声。湾里有个直心眼的后生,不忍心看着胡财主抽打老汉,他壮着胆子跑过去,一把夺过财主手中的鞭子,说:“不准你再打他,他是个好人,他冇偷你家的油,那油是木兰山的泉眼里冒出来的。”后生的话正中了胡财主的计,胡财主给严老汉松了绑,连忙叫管家到木兰山上去找那个冒油的泉眼。
财主的管家带着人把整个木兰山都找遍了,还是冇找到冒油的泉眼,胡财主叫他们悄悄跟着严老汉,看他在什么地方弄来的香油。严老汉晓得胡财主白天要派人跟随,他就关起门来睡觉,等到夜深人静,他再点着松明灯,来到木兰山,到两个泉眼那里接油。这天夜里,严老汉点起松明灯,到木兰山去挑油,不料胡财主的大管家在后面掉着线,冒油的泉眼被他发现了。磊管家跑回去,报告财主找到了冒油的地方。胡财主令狗腿子急忙打着灯笼,燃着火把,挑着桶,抬着缸,到木兰山去挑油。等胡财主带着人赶到木兰山,严老汉早已把两坛子香油挑回去了。管家找到冒油的两个泉眼,让手下的人上前接油,油怎么也不冒。财主火了,他破口大骂道:“你这狗日的快点给老子冒油,你欺负老子怎么的?”这时,只听得“呼啦啦”一声响,两个泉眼猛地喷出两道貌岸然熊熊的火焰,胡财主“啊”地惨叫了一声,被除数喷射出的熊熊火炮烧得胡巴烂焦。胡财主被烧死了,火焰也灭了。第二天早晨,财主的臭老婆硬说胡财主是严老汉故意放火烧死的,命人把严老汉抓去活活打死了。噩耗传来,乡亲们失声痛哭,那两个泉眼也为严老汉的死伤心地哭了。它们从此再不冒油,也不喷火,源源不断地流着泪水。后来,人们在这儿修了一座庙,取名为双泉寺。

讲 述 者:王又水
搜集整理:王汉清
流传地区:黄陂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七三年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2:15 | 只看该作者
16、油盐凼
木兰山西仙人洞的悬壁上,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头,石头上有两个酒杯大小的石当,这两个石当一个散发着油香,一个还有咸味。
相传祖师菩萨从武当山来到木兰山,看到山上的出家人较多,加之山高路险,上下不便,常常缺盐省油,生活清苦,就想助他们一臂之力,一天,他在浏览仙人洞时,看到洞壁有块平平整整的石块,便用脚跟在上面轻轻地磨蹭了几下,很快就出现了两个酒杯形的石当。说也奇怪,不一会儿,一个当里冒出了香油,另一个当里冒出了食盐,而且刚好够吃用。
自从山上有了油盐当,出家人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主事和尚却变得不满足了,一天天贪婪起来。他想,这两个油盐当好倒是好,可是太小太浅,油盐冒得太慢太少了。要是派人把这两个小石当凿大凿深,让当里的油盐来得更快、更多,岂不更好?这样,除了供山上吃用,剩余的还可囤积起来,然后派人弄到山下去卖------主事和尚越想越妙,相切想越兴奋,当即找到一个贴心的小和尚,密授一番。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就赶到了仙人洞,举起锤子就凿了起来。不想,刚凿了几下,两个当里的油盐刹时无影无踪。小和尚慌了手脚,赶忙跑去向主事和尚禀报,主事和尚跑来一看,果真如此,他懊悔莫及,后来,不管这位主事和尚如何祈祷,忏悔各许愿,这两个石当怎么也不冒泪盐了。

讲述者:余氏
搜集整理:王学其
流传地区:黄陂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九年

17、雷打石
朱木兰有一乡邻名叫花妹,年方一十八岁。与朱木兰情同骨肉,胜似姐妹。在可汗点兵下达军书的前两天,朱木兰赶绣了一条鸳鸯帕,作为花妹与春哥缔结鸳盟的一份纪念。
木兰要代父从军离家那天,花妹与春哥前来送别,分手时花妹哭道:“兰姐,你走了我们的婚事怕会节外生枝啊!”朱木兰拉着她的手说:“花妹,倾斜角们只要象鸳鸯帕上的鸳鸯那样,雷打不散,火烧不开,就什么都不怕了。”说罢,姊妹情切,挥泪而别。
这一天,春哥和花妹相约,在川坳附近的岩坡上交换信物,春哥以白玉镯相赠,花妹用鸳鸯帕报还。就在这时,惊动了屡霄殿的玉皇大帝,一查,见花妹乃是宫中的采女私奔下凡,违犯了天条,便喝令雷震子前去拿她上天,可花妹闻讯至死不从,硬要互换信物与春哥定情成婚。这一下触怒了雷震子,正当花妹与春哥交臂互换信物时,突然,“呼啦啦”一阵炸雷劈来,将春哥花妹强行分开,他俩瞬间化作了石头,可是这对有情人隔一段时间又要拢去交换信物,雷震子便又司雷劈开。直到现在,据说只要这两块高大的人形岩石一长拢去,雷就要将它们从中劈开。

讲述者:李铎司
搜集整理:彭光明
流传地区: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二年

18、好汉坡
木兰山西,有一好汉坡,整整四百八十个台阶。老人们说是观音菩萨用鞭子抽打出来的。
木兰山原来冇得路,人们只能手挽藤蔓,脚登古缝,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稍不留心,就会丧身丢命。木兰时常到厅峰怪古中习武,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很是不安。于是,决定动手开辟一条通道。
这天,她来到这里,一锤一锤地干了起来。一天下来,好不容易才凿了一级台阶。第二天一早,她又来到这里,一看,头天凿的石头又长复了原,她二话冇说,又凿了起来。好不容易又凿了一级,哪知第三天又长复原了。木兰不灰心,继续凿,可凿好的台阶一夜又长拢了。这是么巧呢?原来是山神在作梗,他怪木兰这黄毛女子不该随便在他头上动土石。
木兰偏不信邪,日夜不停,风雨无阻,结果还是凿了又长,长了又凿。观音菩萨看见木兰志坚如石,便对山神说:“你不要把姑娘累坏了,她长大了是朝廷的栋梁之材。”山神还是不理,继续跟木兰作对。观音菩萨恼了,拿起长鞭,一鞭鞭地抽打山神,抽一鞭留一道印行。一口气抽了四百八十鞭,直抽得山神磕头求饶。
第二天,山上出现了了条四百八十阶的石道,人们都说是木兰姑娘凿的。其实那是观音菩萨留下的鞭子印。

口述人:张焕林
搜集整理:陈炳章、魏云乔
流传地区:黄陂北乡长岭、塔耳
搜集时间:一九八四年

19、犀牛望月
在木兰山东南坡下,有一小小靠山庄,村里有户财主,名叫高德兴,他不仅收租放债盘剥农民,而且还浪迹四方,招谣撞骗。斩红吃黑,大发横财。
有一年,高德兴在京都长安访友,仅用两匹绫罗,骗得一个波斯商人的一头犀牛,运回来四乡陈列,招揽乡里,高价收银,大捞钱财。
日深月久,年复一年,摇钱树似的犀牛已老迈珠黄,再也不能周游陈列了。招财进宝了。于是,高德兴改变主意,狠心将不是拉莫尔旋进磨的犀牛强行上轭拉磨,规定十天内磨完五石小麦。磨得快有偿,磨不完就打。可怜犀牛拖着衰老的弱体,拉着沉重的石磨,绕着磨盘紧转慢转,好容易熬过了辛酸的九天。第十天,犀牛台拉着磨杠,一步一停,一停一哼,拉着转着,转着拉着,突然一声惨叫,犀牛趴倒在地,不能动弹了。
见犀牛要受皮肉之苦,饥饿而亡了,偏巧古三岁的朱木兰采桑路过,见此情景便跑过去解下轭头,将犀牛慢慢牵到磨房附近歇息横卧,自己转身拿起磨杠代犀牛拉起磨来。磨呀磨,磨呀磨,不到半天功夫,剩下的五斗小麦全磨完了。
犀牛歇在一边,眼巴巴地望着满脸汗水的朱木兰,仿佛是在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后来人们将石形犀牛凝望朱木兰的生动神态误当成在望园石磨盘,发扬民主取了一个美称叫“犀牛望月”。也有人说这是把善良的朱木兰比作月亮和纯洁的玉盘呢。

讲述者:李汉涛
搜集整理:彭光明
流传地区:黄陂北乡长岭、塔耳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五年

20、磨针涧
古时候,木兰山有个尼姑庵,庵里有一个叫惠兰的尼姑长年念经作佛,不知世事,心里实在闷不过。
一天,惠兰尼姑听说双龙镇十八岁的木兰,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想到自己成天闷在屋里,觉得心里愧得慌。她想替木兰做点事情,可思来想去不知做什么好。她走出尼姑庵,坐在庵门口想啊想啊,突然,一朵又香又美的花落在惠兰面前,慢慢又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惠兰正觉得奇怪,老婆婆对她说:“双龙镇的姑娘正在给木兰缝战袍哩,你可以去帮他们缝。”说完,老婆婆又变成了一朵花飘走了。
惠兰下山心切,顾不得细猜老婆婆的身份,一口气跑到木兰的家乡双龙镇。在一棵老槐树下,双龙镇的玉兰、桃兰、香兰、梅兰、芳兰……一大群姑娘,正飞针走线,为木兰赶缝战袍。惠兰也参加到她们里面,裁衣缝鞋,挑花绣朵。
惠兰她们为木兰做鞋袜、缝战袍的事,让木兰山风洞里的狐狸精晓得了。狐狸精是木兰的死对头,他生怕木兰伸展奇女的志向,总是设法与她作敌。他刮起一阵阴惨惨的妖风,惠兰和姑娘们手中的针全断了。他们又重新换上新针,一针还冇穿过,又断了。不一会,手头上的针断光了。再怎么办呢?惠兰对姑娘们说:“姐妹们,去镇上把左右邻舍的针都收拢来。”
姑娘们照惠兰说的,借来了不少的针。他们缝着缝着,又是一阵妖风刮过,针又一根接一根地断,只剩下十多根针了。姑娘们愁的慌,有的叹气,有的哭鼻子。
傍晚,惠兰朝木兰山的尼姑庵里走去,一路走一路哭,一路哭一路想法子。当她走到青狮岭上半坡时,远处又飘来一朵又香又美的花,花落在惠兰面前,慢慢变成一个大嫂。大嫂手拿一把斧头,在山坡的小涧上磨来磨去。惠兰感到惊奇,上前问道:“这位大嫂在磨什么呀?”
大嫂回答说:“我想把这斧头磨成一根针。”
惠兰问:“你磨针干什么用啊?”
大嫂没有应声,收起了斧头,慢慢又变成了一朵花,慢慢地飘走了。
第二天,惠兰又偷偷地走出尼姑庵,来到来到双龙镇,各姐妹们一起想办法。这时候,不知从哪儿走来一个陌生的姑娘,对惠兰和姑娘们说:“你们都别难受了,我赤给你们想个法子,包你们的针不断。”
姑娘们一下子都围拢来,要这陌生的姑娘快点想办法。
陌生姑娘说:“昨天傍晚,不是有个大嫂拿一把斧头在青狮岭的小涧上磨吗?那个大嫂呀,就是万花姑娘,她手中的那把斧头是把宝斧,劈山山开,劈水水断,她那么磨来磨去,就把那些宝气磨到那条小涧去了,互了夜晚,那条小涧还闪闪发亮哩!你们手头上不是还有十几棵针吗?拿到那条小涧去磨磨,就再也不会断了。”陌生姑娘说完就不见了。
惠兰和姑娘们左望右望,只见一朵花儿由近至远,慢慢地向天空飘走了。
惠兰带着姑娘们来到木兰山,把那十几棵针在那条小涧上一磨,果然不假,那十几根针根根都闪着耀眼的金光。惠兰和姑娘们可高兴啦,他们缝呀缝的,不管妖风怎么刮,那针再也不断了,而且又快又应手。
惠兰和姑娘们,都拿出全盘的针线手艺,一件件战袍,一双双鞋袜,不断地缝起来。
木兰率兵打仗,得胜回乡后,木兰山上的那条小涧边修起了一座庙宇,人们把这座庙命名为“磨针涧”。

讲 述 者:张长林
搜集整理:王汉清
流传地区:黄陂北乡木兰山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七三年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2:31 | 只看该作者
21、剖腹台和洗心河
在木兰山北面的山脚下,有一个大土墩子,叫剖腹台。离剖腹台大约两里路,有一条小溪流,叫洗心河。要问这剖腹台和洗心河的来历呀,还得从唐王做梦说起哩。
唐王在战败羌胡得胜回朝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鹦鹉飞到花园里,把满园盛开的李花啄个精光。第二天早朝,唐王要文武官员圆梦,丞相张昌宗听了,眯着三角眼奏道:“陛下,此梦不祥啊!这鹦鹉就是武将军花木兰的化身,陛下姓李,鹦鹉啄李树,这——”唐王一听吓坏了,说:“不会吧,木兰将军出生入死,奋战疆场,精忠报国,朕还看不出她有什么野心!”张昌宗冷笑了一声,说道:“这知人知面不知心,朱木兰女扮男装,就犯有欺君之罪,班师回朝后,陛下留她在朝加官晋爵,她不受禄,执意要回故里,又犯有抗旨不遵之罪,联想到陛下的恶梦,这不是牛臂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唐王急切地问:“你的意思是——?”张昌宗紧接着说:“木兰解甲归田的假,招兵买马聚众谋反是真,陛下可不得不访啊!”奸臣的一席话,好比一根火柴棒掉进了滚油锅,“轰——”唐王顿时火冒三丈,忙命张昌宗传唤木兰。张昌宗一贯心毒手辣,阴险狡诈,在战场上他畏死怯战,多次带兵投敌未遂,遭到木兰将军的严厉训斥,因此对木兰将军一直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找机会报复。这次皇帝中了他的奸计,他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张昌宗来到木兰山,口传圣旨,咬定木兰组织兵马,谋朝篡位。要带木兰将军进京面圣。木兰将军听了感到十分委屈,换上戎装,随着张昌宗下了山。
走到山下的一个土墩上,张昌宗一转念想到木兰回朝,如果在皇帝驾前申辩清楚,我不是犯了诬告罪吗?于是又生一计,将召回的“召”字改为“刀口”二字,冷笑一声说:“回朝没那么便宜,皇帝赐你御刀一口,立即赐死。”
那个时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木兰心想,朝廷出了奸臣,回去也辩不清楚,对朝廷忠与不忠,只有掏出心来看了!想到这里,木兰翻身下马在土墩上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张昌宗让他带回朝廷,然后接过钢刀,“吱”的一声,腹部剖开,钢刀落地,一颗血淋淋、亮闪闪的红心调了出来,木兰倒在土墩上。
张昌宗带着木兰将军的心,走到一条小溪旁,趁马饮水的时候,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红则顺,白则逆,赤胆忠心,唯天可表!”张昌宗大吃一惊,不由牙关一咬,把手上的红心丢进水里,想洗掉鲜血。哪知越洗越红,不一会染红了半边小溪。张昌宗眼看红心不能带回朝廷,又生出了奸计,将它丢在水里喂鱼,然后拍马回京了。

22、素山寺
有个名叫充元的和尚,到了黄陂石门一带,向当地绅士们诉说要在这里化块地主修庙。绅士们问他要多大一块地方,和尚说只要僧袍盖的那大一块。绅士们见只要那么大一点地方,就答应了他。和尚邀请众绅士到山前,只见和尚把僧袍一脱,望空一掷,转眼遮天蔽日盖了下来,刚好盖了九个山头,这位充元和尚就在此修起了一座素山寺。
充元和尚死后,传至净修和尚。这时朝廷有个胡宰相,刚好他父亲死了,胡宰相找风水先生到处找好地安葬。七找八找找到了素山寺的后面,风水先生说是块龙地。净修和尚听说胡宰相要在素山寺后面葬父,几次找到胡宰相求情,请他不要在寺内葬坟,胡宰相不肯,还是把父亲的骸骨埋在素山寺的后面。净修和尚愁眉苦脸,非常着急,这时有一个化缘的和尚在素山寺借宿。由于下雨,化缘和尚一连住了几天。他见净修和尚天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就对净修说:“贫僧连日打扰大师,甚是不安,今见大师面带愁容,不知道有何心事?”净修叹口气,一五一十地把寺内发生的事讲了一遍。化缘和尚听了,对净修说:“大师傅,请你办一个印板,上刻:黄陂县北乡素山寺,寺后有块真龙地,人人说葬了出皇帝。印得多多的四处张贴,一直贴到京城,包胡宰相把坟取了。”净修听后,觉得有理,一一照办。他把印好的纸条一气贴到京城,还冇转回寺院,就听说胡宰相————

23、湖的传说
    很久以前,后湖只是一处低水洼子,时间一长,水面逐渐宽阔起来,四周长满了菱角、莲藕,水里还有很多很多的鱼,后来慢慢就成一个湖。每年八、九月,当鲜艳的荷花开过,后湖四周的男男女女,便都下湖采摘菱捕鱼。秋冬时节,后湖里渔船飞棱,闹鱼的梆声四起。
有一年,后湖出了一个黑鱼精。它经常倾翻渔船,拖趟鱼网,危害百姓。后来这精怪不知怎么打听到湖东丁家澥是块宝地,每六十年出一个金耙。黑鱼精就白天黑夜在那一带找,结果,真的找到一只闪闪发光的大金耙。它拿在手上挥呀,舞呀,高兴得不得了,无意中一耙挖在地上。哪知金耙是个神物,挖过的地方马上出现了一个大湖汊。黑鱼精一见喜出望外,心想:“这金耙挖一下就是一个大湖汊,要是我挖一百下,不就可以成一片汪洋大海?到那时,我就是这大海之王了。”于是黑鱼精连连挥舞金耙,直挖得天昏地暗,风起浪涌,湖上打鱼的人有的落水,有的逃命。住在湖边的人家扶老携幼,四处流浪,情景十分凄凉。黑鱼精还在不停地挖呀挖,直挖到九十九耙,出现了九十九条汊,只剩最后一耙,小湖就要变成大海,千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就要葬于海中了。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片荷叶中冲出一条小船,船头站着一健壮渔夫,手提鱼网,好似托塔天王李靖一般。船尾站着渔妇,手持双浆,好似出阵的穆桂英。两人冒着生死,飞也似地直朝黑鱼精冲去。黑鱼精听见响声,扭头一看,见一渔船飞来,它把金耙抡过来对着小船就挖。渔夫大叫一声:“不好!”渔妇看得明白,只见她双浆换单浆,小船即刻朝一旁射去,金耙挖在船梢,只听“咣”的一声,小船险些倾翻,情况十分危急。渔妇叫了一声:“快撒网!”话音未落,黑鱼精的金耙又挖了过来,正对着渔妇的头顶。好一个渔妇大嫂,说时迟那是快,只见她把单浆一划,小船又从斜刺里冲了过去,躲过了金耙,另一只浆好似蟒蛇吐针,直捣黑鱼精的腰肋。黑鱼精不敢怠慢,收回金耙,跳将过去,一耙挖中了船帮,只听得“嘭”的一声,小船倾翻过来,渔夫渔妇应声落水。黑鱼精高兴地呵呵大笑,冇等笑声停住,便见涌浪中跃出落水的渔夫,只见渔夫奋力举网撒去,不偏不斜,将那黑鱼精连耙带人一起网住,那精怪挣扎了半天,现出了原形,一条奇大无比的黑鱼蜷缩在网底。
从此,后湖又是云霞满天,湖水泛彩,菱藕飘香,百船竟渡,人们又纷纷起湖定居过上安定生活。从此,后湖出现了九十九条汊。

讲述者:胡氏 75岁
搜集整理者:胡培青
流传地区:滠口后湖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八年

24、黄龙墩的来历
横店镇南有个排水的龙墩,提起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许久以前,有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云游到横店。青龙是条懒龙,常卧于岗上,不想动弹,结果化成了一块巨石,就是现在的青龙岗湾。黄龙见旱年干枯,百姓缺水饮用,难以生存,想解救人间疾苦。黄龙需要一方宝地掘出深井和泉水,才能显圣,而此处又冇得。眼看干旱越来越严重,百姓们苦不堪言,黄龙冇得法,只好托梦人间。有个叫玉秀的姑娘,不仅人长得好看,而且有一副好心肠。她每晚得梦,黄龙托她挖井显圣。第二天一大早,便拿了家什,一个人来到湾前的低洼处开始挖井。她挖呀挖呀,一连挖了九天,天快黑的时候,井才快挖好。这时湾里的财主猫子闻腥似地转来了。他见玉秀姑娘独自一人一下子起了歹心,悄悄走拢来,一把搂住。玉秀反抗了一阵,渐渐不支。这时,那黄龙在天上猛叫一声,雷公马上赶来,只听“轰隆”,“哗嚓”,一雷劈下,将那财主活活劈死,那口井随之喷出了一尺高圆球状的涌泉,喝一口,还带着清甜味哩。黄龙有了栖身之所,大显身手,普降甘霖,一时山清水秀,庄稼喜人。当地人为了感激黄龙,便在黄龙显圣的地方修了一座“黄龙庙”。庙内常年烟火不断,四乡八邻的人都要到此朝拜,往墩里抛撒五谷,祭祀黄龙。但因水中鱼、鳖、虾、鳅争夺祭食,乡邻无法如愿。有个云游道士路过龙墩,获悉后即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块“令牌”,口念咒语,向墩中投去,很快出现一块长方形台田,长出五谷,供黄龙食享。直到现在,胡仕玉湾前的“龙墩”里还有一块长方形,近八升大小的“令牌”田,高高地横卧在“龙墩”的中央。有意思的是,天越旱,这里的泉水越多越甜,使得老远地方的人都到这里来取水,“黄龙墩”的名字好就越传越远。

讲述者:胡氏   75
搜集整理:胡培青
流传地区:横店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八年

25、罗汉寺
罗汉寺南头原有座寺庙,离寺庙约五十米的东南方有一口塘,名为“寺塘”。传说很早以前,当地人想在那里挖塘渠水,谁知寅挖三尺土,卯时就长平,连挖数日土却未少半箕。
一日,一人隅得一梦,梦到一尊罗汉菩萨对他说:“不怕挖,不怕挑,只怕钢钉钉我腰。”那人将梦告之于众,其中一人想试真假,便用七寸钢钉钉入地下。顷刻,那遍地的土色由黄变红,从此挖土土不长,不几日便挖成一口大塘,并挖出一尊罗汉佛像。“罗汉寺”之名也就由此而得,并将那口塘取名为“寺塘”。

讲述者:胡继民
搜集整理:胡道发
流传地区:区汉寺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七年

26、竹林胡湾的来历
出罗汉寺西街一华里,有一湾村名叫“竹林湖”。该湾虽以“竹林”命名,全湾却见不到一棵竹子,此名又何而得呢?提起这事倒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从前胡湾确有一遍茂密的竹林,成“C”型环抱村庄,竹林里有一个貌似嫦娥的竹娘娘。一天,竹娘娘走出竹林游玩,不料被驻扎罗汉寺的“长毛”兵卒发现,他们见一美丽的女子,淫心陡起,小头目带领兵卒随即追赶。竹娘娘见势不妙忙跑进竹林化为青竹一棵。兵卒追进竹林,四处搜寻不见人影,小头目一怒之下命令放火将竹林焚毁。沧海桑田,后来竹根渐渐烂掉凹成一个“C”型塘堰。虽说时过景迁,但:“张天师李霸王,竹林胡湾出娘娘”的民谣仍留传至今。
讲述者:胡继民
搜集整理:胡道发
流传地区:罗汉寺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七年

27、半弯桥
    罗汉寺西侧有一条小河,河水长年流淌。离罗汉寺南门约半里处,有一座造型特别的石桥,横跨小河西岸,迎送南来北住的四方行人,这就是当地人熟知的“半弯桥”。提起这座桥的建造,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古时候,乡民捐款,搬石运料,要在那里建造一座桥梁。谁知屡筑屡垮,弄得石工匠人束手无策。一天,一白发老翁由此而过,对众言讲:“要建此桥,必造此型”。说罢,侧身弯腿躺在地上。老翁站起,弹起身上的灰尘,便扬长而去,地上却留下了一个“S”型的身印。众人回首再看老翁,老翁却无影无踪,众感愕然,纷纷议论,言说是鲁班下凡指点。于是便按“S”型建造桥梁。说也蹊跷,这座桥虽然弯曲,却坚如磐石,至今未损。

讲述者:胡老汉
搜集整理者:胡道发
流传地区:罗汉寺
搜集时间:一九六四年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2:49 | 只看该作者
28、干鱼庙
    以前,有一个秀才赴京赶考。一天凌晨。他正赶路,忽然听到黄鼠狼凄厉的叫声,他赶去一看,见坟地上架着的竹简,夹着一只正在挣扎的黄鼠狼。秀才觉得这小东西很可怜,便把黄鼠狼放了。为了使下简人不落空,他解开包裹,拿出一条干熏鱼,夹在竹简上,便匆匆地上了路。天大亮后,下简人到坟地取猎物,发现了干熏鱼,觉得很奇怪,他跑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湾里人,不一会,湾里一个财主知道了,他趁机到处散布这是干鱼精在显灵。于是,派出管账的,大派钱粮,三天三夜就建成了一座干鱼庙。
不几天,秀才考毕回乡,又过此地,发觉。————

29、猫子山的传说
    黄陂猫子山有一个洞,传说王母娘娘第一次举办蟠桃会,请来了各路神仙。吕洞宾等八大神仙来得最早,等了好久,迟迟不见王母娘娘出来,心里是又急又渴。望着那鲜红诱人的蟠桃,八大神仙口水直流,耐不住,便偷偷拿了几个蟠桃吃了。此事被宫娥知晓便告诉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非常生气,认为八大神仙对她不恭敬,出来训斥了八仙一通,把他们赶出了天庭。
八大神仙被撵后,王母娘娘还是怒气难平,认为八仙傲气太大,又派太白金星去点化他们。太白金星得令后,立即前去追赶八仙。追了一阵只追上了吕洞宾,他故意戏弄吕洞宾:“哟,这不是吕洞宾吗?怎么,被撵出天庭了?蟠桃的味道怎么样?不好尝吧!”吕洞宾本来就一肚子火,这下更生气了,对太白金星说:“几个蟠桃有什么了不起?等到有一天,我要把这些蟠桃树连根拔了。”太白金星哈哈大笑:“吕洞宾,你口气不小,你想拔那蟠桃树,恐怕你连蟠桃园都进不去呢。不然,就先看你能不能战胜这守桃园的两只御猫。”
吕洞宾见太白金星小瞧人,就说“哼!别说是两只猫,就是老虎我也不怕。”太白金星微微一笑,将长长的衣袖轻轻一拂,就见远远的天际飘来一对小小的猫子,然后对吕洞宾说:“吕洞宾,这对猫是镇守桃园的,你先跟他们斗斗法力吧,要是能把他们送回桃园,就算你的道法高。”吕洞宾一听,轻蔑地一笑,挑起这对猫就跑。太白金星一见,摇摇头就走了。吕洞宾挑着那对猫子,越挑越重,越挑越吃力,走到现在的扁担山时,就放下猫子准备歇息一下,然后再挑走。谁知这猫子一着地就变成了石头,怎么也搬不动,并且越长越大,越长越高,形成了这座美丽的猫子山。

讲述者:潘友娣 47岁
整理者:管淑芬
流传地区:姚集木里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八年

30、火烧近山庙
很早以前有个红林寺,由四十八座庙宇组成。寺里的道人都是些冇得人性的歹徒,不少进庙的大姑娘、美媳妇都被他们糟踏了。当地百姓叫苦不迭,告到了京城。京城的清官余成龙,决定亲自将这件事情的真相查访清楚。这天,他扮成一个看相先生,来到离红林寺几里路的河边,正准备过河,两个拦路抢劫的歹徒拦住了他。一个歹徒吼道:“你是干什么的?”余成龙回答:“我是看相的。”“看个屁!”话音冇落,趁余成龙不防,另一个歹徒一铁棍把余成龙打得昏死过去,然后加上一脚,把他踢到河里。仅剩一口气的余成龙,顺着河水飘啊飘,飘了三里多路,被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寡妇看见了,把他拉上岸来。寡妇见余成龙顺鼻子顺眼的,不象个作恶的人,悄悄把他扶到屋里,问清情由后,给他包了伤,留他吃了饭,完后,天已经黑了。
再说那两个拦路抢劫的歹徒中,有一个强占着寡妇。这歹徒见天黑了,就到寡妇家里去。他一进屋,听房里低声细语的,料到屋里有人。寡妇听见有人进门,忙不迭地把余成龙住衣柜里塞,然后陪着假笑迎出来。歹徒问:“谁在你房里?”寡妇答道:“没,冇有哇!”藏在柜子里的余成龙听到是河边作恶的歹徒的声音,气得直打颤。这一颤把衣柜也颤动了。歹徒见柜子在颤动,吼道:“老子活了三十三,没见过柜子打脾寒。”他跑过去,一把把柜门打开:“啊?又是你,好你妈的,你强占人家的寡妇,看刀!”歹徒正挥刀砍来,站在一边的寡妇急忙拦住:“他冇得那个意思,是我把他扶到屋里来的,他是个可怜的看相先生。”歹徒问余成龙:“你真是个看相的?”余成龙恨不得一下结果这歹徒,可自己拖着重伤,四肢无力,只好把火吞在肚子里,装个求饶的相说道:“我的确是个看相先生。”那歹徒翻了翻眼,说道:“是真看相的假看相的,我今天倒要试试你的钢火,你就来给我看个相咧。”余成龙皱着眉,瞧瞧他的手纹,摸摸他的下巴,正儿八经地说:“哎呀,你相貌不错哇!今年是走的红头运,要不了多时、你就要做大官。”歹徒喜得合不了嘴,说道:“那你说要做个么官呢?”余成龙说:“从像上看,你要不了多少日子,要做朝廷的豁脑官员。”歹徒喜不自禁,连忙说道:“如果真有此事,我保证请你喝酒。”余成龙说:“那是误不了的,到时候我一定要亲自赶来。”歹徒这才放走了余成龙。
余成龙出了寡妇的门,正往南头走着,见一老人在门前哭泣。上前一问,才知老人的独女儿美珍自从到红林寺去烧香就再也不见回了。第二天,余成龙挑着老人的货郎担,装作卖货的,摇着货郎鼓。这时,寺里走出一个小道人,问他有没有梳子卖。余成龙从担子里拿出一大盒梳子,让小和尚挑选,小和尚瞧四下没人,慌忙买了六把就进去了。余成龙暗下思量:红林寺里全是道人,冇得长发女人,这小和尚一下子买了这么多梳子,这里面定有鬼。天黑之后,他来到红林寺旁,偷听寺中的动静。突然,寺里传出时强时弱的歌声。余成龙翻过红林寺高大的院子,从门缝看到道人在大吃大喝,旁边有一群漂亮的姑娘媳妇们给他们唱歌、跳舞。余成龙明白了是么回事。当天夜里,余成龙赶高离红林寺十多里的北门岗,率领精兵悍马,杀进了红林寺。天刚亮,余成龙的队伍已把红林寺中所有的道人,捉到红林寺旁的一口塘边,当众问斩。在余成龙一一斩杀之时,一个歹徒跪倒在余成龙的脚下,大声叫道:“请看相先生饶命!”余成龙抬头一看,正是那个河边拦路抢劫的歹徒,便冷笑一声,说:“那天给你看相,不是说你要做朝廷的割脑官员吗?你的红头运已经到了,我余成龙替皇上封你为割脑袋官员。”只听“唰”的一声,歹徒的脑袋就象漆血球一样,在地上直滚。道人杀光后,余成龙打开了寺中的一道暗门,把那些无辜的姑娘、媳妇从地下室解救出来,让他们的家人各自认领回家,货郎老人泪巴巴地把他的女儿美珍也领回去了。余成龙当即下令:“火烧红林寺!”不一会,浓浓火焰腾腾熊起,一座庙接着一座庙地烧起。当大火烧到靠近一座小山的第四十八座庙时,余成龙下令灭火。他对着百姓们说:“这靠近小山的最后一座庙就留下吧,让它作个纪念。”
从此,人们把那座庙起名为近山庙,把那个容下道人血水的水塘,起名为“血家塘”。

讲述者:曹南山
搜集整理:王汉清
流传地区:塔耳一带
搜集时 间:一九七三年

31、女儿桥
黄陂北乡研子岗附近,有一座女儿桥。这女儿桥是怎么得名的呢?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叫吴才德的财主,请前湾一个叫钱世宗的穷汉帮他做了三年长工。当初讲的工价是每年一头牛,三年一过吴才德改口硬说是一瓶油。钱世宗提着三瓶油回到家里,心中闷闷不乐,他想:老子非把这老家伙整治一下不可!于是,他来到木兰山的地王庙,找到好友伍和尚给自己出个主意,想个办法。钱世守将刚才的情况和想法说了一遍。伍和尚气愤地说:“他娘的,附近农民的血汗被吴才德吸干了,是得狠狠整他一顿!”他们两人合计了半天,拟用吴才德信神仙鬼的弱点,想出了一个办法。
新年一过,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凌晨,吴才德带着妻子和独生女儿,来到地王庙烧香了愿,伍和尚连忙上前,边打躬边说:“哎呀!吴老爷,今天来得太早了,不吉利呀!”吴才德一震,忙问:“我今天抢了头香,有何不吉利呢?”伍和尚说:“老爷哪里晓得,我昨夜在梦中得一天书,那天上写道:“为抢头香心非诚,来生变驴磨面粉。”财主上前问:“真有此事?”“小人还敢胡言?”顿了一会,和尚嘴贴财主的耳朵低声说:“当时我还在宝镜里看见您在推磨哩!”“啊?”财主“哐啷”一声昏倒在地。他妻女扑上前痛哭。吴才德被哭声吵醒,叹了口气,望着伍和尚求情说:“伍兄弟,你能不能给我解一解呀?”伍和尚手捻佛珠,微闭双目,故意想了想说:“解是有解,可你办不到哇。”财主连忙说道:“办得到办得到,只要有解,随么事我都办得到!”财主说完,张口望着和尚。和尚道:“天书上说,把你的女儿抛入渡口,搭成浮桥方便行人,以示赎罪,你来生才不会变驴!”财主一听,痛哭起来,说道:“我就只一个独生女呀!这……”他的妻子、女儿也蹲在地上嚎啕起来。伍和尚手捻佛珠说:“老爷,不要急,地王爷给你指出了一条明路……”财主打断了和尚的话,忙问:“么明路?兄弟快说、快说!”伍和尚说:“天书上说,你就近找一个长工,他会给你出主意的!”财主想道:“只有钱世宗最近,就找他。”又一想:“不行!二十天前我只付给他三瓶油的工钱,他这会能帮我的忙吗?”财主婆看透了男人的心思,上前说:“哎哟!快带上三百两纹银,去找钱世宗吧!”吴才德虽然舍不得银子,但为了救女儿的命和自己不变驴拉磨,只得带着纹银来到钱世宗家里,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在庙里的情况对钱世宗说了一遍。世宗听了,暗自发笑,他接过纹银,摸了摸后脑壳把大腿一拍,对财主说道:“有了!”财主一喜:“怎么办?兄弟。”钱世宗说:“用你正堂屋内的全部材料在渡口修一座桥,然后叫你女儿在桥上烧三年茶,让过往行人解渴,这不就代替了地王爷的圣旨?”财主听了只得照办,不到一个月桥就修成了。后来,人们就把这座桥称为“女儿桥”了。
讲述者:曾宪菊
搜集整理:曾宪菊
流传地区:北乡研子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年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1:13:04 | 只看该作者
32、狮子咀
从姚家集往西走十几里,一座石山,远远望去,活象狮子的咀,它俯卧在姚蔡河的东岸,这就是有名的狮子咀。
很久以前有一年谷雨前夕,天庭中凶狠的狮子王摇动银铃,张牙舞爪,想要下凡。狮子王的举动惊动了雷公老汉,于是他劝说狮子王:“你留在天庭不是很好吗?怎么想到处乱窜?”狮子王听罢烦了雷公一眼说:“你莫在这里多管闲事!”雷公老汉对狮子王说:“老弟,话不能这么说,眼前正是播棉花季节,农夫们正在整地播种。你要下去,岂不吓走农夫们,耽误播种季节吗?”狮子王不但不听雷公兄长的劝告,而且跳起前脚咆哮如雷地吼道:“雷公,你算老几?竟管起老子来?老子愿意在天上就在天上,愿意在地下就在地下,与你何干?”雷公听了气得眼珠子快要蹦出来。他第三次劝说狮子王:“老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你为什事要给人间增加麻烦?”狮子王听了不但不醒悟,反而虎视耽耽地说:“看你把我老子怎么样?”雷公肺都气炸了,把他三次劝说狮子王的经过禀告玉帝,玉帝勃然大怒,说道:“既然这畜生不听劝告,要到人间兴风作浪,不如把它打下凡间处死。”就在狮子王摇铃助威即将来到人间时,雷公领旨,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把狮子王打成两节,跌落在姚蔡河东岸。后面那起伏的黑山为狮子的全身,村东首那石山为狮子的咀,故狮子咀由得名。

讲术者:丁和太 72岁
搜集整理者:丁和岚
流传地区:姚集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八年

41、姚家集的来由
据县地名志记载,姚家集原名为太和店。为什么叫姚家集,其中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来因哩。
清朝道光年间距太和店西十里路远的瓜梨园湾,有一个叫姚勋斋的秀才考中进士,因才学超群,被皇上封为巡抚。第二年,姚巡抚奉万岁旨意,到湖广巡视。深秋后的一天,姚巡抚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看望父母双亲大人。他们一行打锣放铳,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忽见一年过四十岁的贫妇披头散发,鼻青眼肿,哭哭啼啼拦轿鸣冤。姚巡抚吩咐落轿,唤那贫妇轿前答话。姚巡抚问道:“喊冤人姓什名谁,家住何方?冤在何处?”那贫妇道了姓名及住址,然后诉起冤情,说道:“贫妇膝下仅养下一女儿,名叫刘金枝,年十八岁,是个百里挑一的好闺女。八月十五日这天中午,她在河边洗衣时被强人胡昌虎抢走,至令下落不明……”那贫妇越说越伤心,放声大哭起来。姚巡抚听罢惊道:“啊,太和店不太平!”于是安慰贫妇道:“既然如此,你半个月后再来我这里一次,我住瓜梨园,你回家去吧。”
姚巡抚受理此案后,脱下官服,免去随从,扮作测字先生,连续几日在太和店附近一带深入民间明查暗访。胡昌虎何许人也?原来是丹阳知府许大人的外甥,住在离太和店三里路的胡家湾。此人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好逸恶劳。他依仗舅父身任丹阳知府的权势横行乡里,寻花问柳无恶不作,被他强行奸污的年轻女子达三十人之多。那贫妇的女儿刘金枝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胡晶虎无恶不作,把太和店摘得不太平,但人人畏于他舅父的权势,不敢写状上告,只要一提取胡昌虎,无不咬牙切齿,十分愤恨。姚巡抚大人经过连续几日的明查暗访,终于掌握了花花公子胡昌虎奸污妇女的大量罪证,决定将罪大恶极的胡昌虎问斩。这一消息传到丹阳知府许大人那里,许大人听说外甥犯罪要问斩,心里好不着急。他想:“昌虎是姐姐唯一的独生儿子,要杀掉外甥,那他胡家岂不断子绝孙,何人送姐姐,姐夫上山?想到这里,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于是他连夜修书,附上白银三百两,差衙役逞送姚巡抚。姚巡抚看罢书信,勃然大怒,若将胡犯昌虎释放,老百姓的冤仇岂不付之汪洋,要想得太平,定斩胡昌虎。农历九月十九日,正逢太和店热集,早饭后上街人多,姚巡抚令其随从将胡犯从土牢中提出,当着知府许大人差来衙役的面,在太和店河滩里将胡昌虎斩首,从此太和店和太知店附近一带再冇得人敢玩弄妇女了。
人们为颂扬巡抚姚大人为民除害不受贿赂为官清正的美德,故将太和店改为姚家集。

讲述者:姚永忠
搜集整理者:丁和岚
流传地区:北乡姚集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七年

34、姑嫂堰
黄陂长岭镇有一口大堰名叫姑嫂堰,堰旁屹立着两块巨石,远远望去,一高一低,很象两个女人依偎在一起,正悄声谈论着什么哩。
老人们说在很早的时候,这大堰的北侧,有一个大湾子,湾里住着一个沈婆婆。沈婆婆咀尖舌长,十分凶狠,因此得了个浑名“狠恶婆”。有一年,狠恶婆娶了个儿媳妇叫徐荧,徐荧不仅聪敏贤惠,孝敬双亲爱护北妹,做起事来,还是一把好手哩!可是,狠恶婆对媳妇又狠又恶,鸡子一叫就要她起来烧火弄饭,天冇亮就要她下畈做活,天黑回来还要她浆衣洗裳,缝袜做鞋,一日三餐,只准她吃三碗锅巴粥。日长天久,徐荧被折磨得简直不象人了。狠恶婆的姑娘巧姑见妈这般折磨嫂嫂,心里实在难忍,于是劝说妈对嫂子放好些。狠恶婆听了吵闹不休,巧姑无法,也只得偷偷帮嫂嫂做些家务事。
一天晚上,徐荧从畈里回来,茶水冇沾一口,狠恶婆就要她去磨麦子。徐荧不敢违抗,只好照办,巧姑见了非常同情,便溜进磨房帮助嫂嫂相起磨来。不料被狠恶婆看见了,她冲进磨房,拿起棍子就向徐荧打去,硬说是徐荧以大压小,要自己的女儿磨麦子。巧姑上前拉住说:“妈,是我自己来帮忙的,你要打就打我吧!”狠恶婆不容分辩,上前抓住徐荧的头发又打又骂。巧姑气愤难忍,冲出磨房,跳进了湾前的大堰。徐荧觉得难以为人,也跟着投水自尽。狠恶婆站在堰旁,望着堰里翻滚的浪花,恶狠狠地骂了声:“贼女人,死了活该!”便回家了。第二天,湾里人得知后,都来打捞尸体,结果,从早到黑什么也冇捞着。第三天清晨,人们突然发现堰旁边那块巨石变得一高一低,很象两个女人。大家都说,那不是徐荧和巧姑么?你看,他们还在议论着狠恶婆的凶狠哩!

讲述者:曾宪菊
搜集整理:熊克彪
流传地区:黄陂研子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八六年

35、钉断港
长岭镇有一条钉断港,说起这钉断港啊,还有一段小故事故哩!
在很久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肥沃的小盆地,农民们季季丰收,年年有余,日子过得倒也香甜。不料,有一年的八月间,突然暴雨倾盆,卷走了庄稼冲毁了良田,以后连续几年的八月,都是这样。谷子刚刚成熟,正待收割,几天暴雨吞没了庄稼,人民的生活陷入了贫困之中。为了占胜灾害夺取丰收,人们决定在山脚下挖一条港,哪晓得一千多人拼死拼活挖了一天,次日清晨,全恢复了原状,一连三七二十一天,天天是白天挖夜里就舍拢了。人们垂头丧气躺在山坡上不住地叹息。几个湾的头人坐在山顶上,冥思苦想,也找不出一个制服的办法。正在这时,远远走来一个老婆婆,老婆婆来到人们跟前,指了指山下说:“白天挖,夜间平,地底下沙石流不停!千人挑,万人奔,不如用七根钢钉钉。”说完这几句话便扬长而去了。人们听了大吃一惊,都说:“难道是一条害龙在这里作恶?他们买来七根长长的钢钉,在老婆婆指点的地方,钉了进去,果然这天挖的港冇合拢。人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害龙被我们钉断了!一千多民工,接着干了七七四十九天,港挖成了,山洪顺着长港涌进塘堰,流向大河,千亩良田再也不怕山洪冲击了。在欢庆丰收之时,人们想起了那位老婆婆,要给这条港取个纪念性的名字。有人说她是土地公公的化身,就取名为地神港,有人说她是观音老母显灵,应当取名为观音港。几个头人一嗟商,说:“老婆婆究竟是那方的神仙,凡人不知,就将这条港取名为‘钉断港’吧!是这样,钉断港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讲述者:杜老汉
搜集整理:杜有源
流传地区:北乡长岑一带
搜集时间:一九六七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手机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